[发明专利]组合式旋转轴封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43138.9 | 申请日: | 2008-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敏;王志生;翁爱光;眭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大力液压马达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闫 彪;何朝旭 |
| 地址: | 212217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旋转 轴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用于液压、气压设施的耐高压密 封旋转密封结构,属于液压、气动密封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架式橡胶旋转轴封(以下称轴封)是常用的密封件,此类密封件 通常用于液压、气压传动装置中旋转面的密封,其基本结构在相应的密 封技术手册上可以找到,通常安装在圆柱面的环型槽中。其中的橡胶圈 对旋转轴进行密封,前后两个面分别承受阻隔开的高低压介质。
据申请人了解,在液、气压传动件中,尤其是液压泵、液压马达之 类的产品中,基本的动力输出均为旋转扭矩,因而具有旋转面的密封, 并要求密封结构能长时间耐受高压和磨损,以阻止密封介质的泄漏。例 如,对于20mm轴径,在轴转速500rpm时,采用普通轴封只能承受背压 1.0MPa。当液、气等密封介质以大于1.0Mpa的高压作用于轴封与转轴 配合的唇口处时,会导致唇口外翻而使密封失效;同时在高压下轴封基 体与转轴将剧烈磨损,也会很快使密封失效。而另一方面,由于液、气 压传动件本身的装配需要,要求各部件的空间尺寸尽可能小。
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紧凑型高压旋转轴密封圈”(专利号 ZL200620070646.8)较好的解决了承压密封与结构紧凑的问题,承受背 压能力已远远超出普通的轴封;但该轴封直接用于高压介质相通的产品 (如高速配流摆线液压马达)时,其承受高压的能力不足。为此申请人 在先申请的另一项中国专利“背压式高压轴封”(专利号 ZL200620078011.2)能够解决直接与高压介质相通的轴封处耐高压的问 题;但该轴封实际使用中磨损大,因此难以长时间承受高压,而且仍然 存在密封失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 出一种可以长时间承受高压介质的组合式旋转轴封。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旋转轴封,包 括嵌装于壳体孔与转轴之间并沿轴向依次装配在一起的主压圈体和副 压圈体,所述主压圈体主要由中心制有穿孔的碗形骨架、包于骨架外围 和内孔附近并连体的外围胶体和内圈胶体构成,所述副压圈体靠近主压 圈体的一侧与所述骨架之间形成有容液腔,所述内圈胶体面向高压介质 的一侧形成有唇口结构;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L形活动挡圈,所述副 压圈体远离主压圈体的另一侧全部抵靠在活动挡圈的L形竖直外侧面 上,所述活动挡圈的L形竖直内侧面抵靠在壳体孔的孔端面上。
由于活动挡圈始终抵靠副压圈体上且始终不与壳体孔的孔端面接 触,这样就使主压圈体、副压圈体和活动挡圈始终彼此紧靠成为一个整 体,既可与转轴形成动静配合而不会随着转轴转动,又能减少副压圈体 的磨损,从而能够长时间承受高压介质并延长整个轴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上述复合式旋转轴封的密封 性更好。
本发明针对进一步要解决技术问题对上述复合式旋转轴封的改进 是:所述外围胶体和内圈胶体的外边缘含有至少一个斜面。
这样,由于外围胶体和内圈胶体的外边缘含有斜面,因此使外围胶 体和内圈胶体分别与壳体孔、转轴之间即形成独特的斜向渐变过盈配 合,当高压介质压力进入凹缺部时,可在外围胶体和内圈胶体分别与壳 体孔、转轴之间形成渐变的密封度。因此,相对于以往外围胶体和内圈 胶体分别与壳体孔、转轴之间只形成单一均匀的密封度,可以避免当外 围胶体和内圈胶体分别与壳体孔、转轴之间在一处接触密封失效时就使 其整个接触面密封都失效的弊病,从而进一步提高轴封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式旋转轴封装于高速配流摆线液压马 达上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主压圈体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旋转轴封嵌装在高速配流摆线液压 马达的壳体孔1与转轴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大力液压马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镇江大力液压马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3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石筛选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分层送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