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1879.3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蓝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网络之间的双向传输总会出现黑客 利用数据传输的反向链路进行网络的恶意入侵,从而使得网络之间的通信得不到安全的保 障。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传输系统,该单向传输系统从发送端到接收端,采用单向 传输网络对数据进行正向传输,但是,由于有微比特(bit)的反馈信号通过反向传输链路 (可称之为“隐通道”)进行传输,如1bit或几bit的反馈信号,该单向传输系统仍然做不到 严格意义上的单向传输,或者可称为“准单向传输系统”。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准单向传输系统”中由于存在微bit的数据反向传输,因此黑客仍有可能 通过微bit的反馈信号进行恶意入侵,这样网络之间通信的安全性仍然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可 对数据单向传输的反馈信号进行处理以消除其被恶意入侵造成的影响,从而对“准单向传输 系统”提供安全性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数据单向传输的反馈信号;
针对利用所述反馈信号进行恶意入侵的转义类型,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对应处理以消除所述 恶意入侵的影响,所述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对应处理为:将一随机信号与所述反馈信号合 并,或者,当所述反馈信号出现频率超过预设定阈值时,进行告警处理,或者,对所述反馈 信号的脉冲宽度和/或脉冲周期进行限制。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得数据单向传输的反馈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针对利用所述反馈信号进行恶意入侵的转义类型,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对应 处理以消除所述恶意入侵的影响,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为信号合并处理装置,则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随机信号与所述反馈信号合 并,或者,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为频率采集与告警电路,则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反馈信号的出现频率 进行采集,当所述反馈信号的出现频率超过预设定阈值时,进行告警处理,或者,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为脉冲调整电路,则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反馈信号的脉冲宽度和/或 脉冲周期进行限制的处理。
一种信号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单向传输数据的发送端、单向传输网络、接收端,以 及:
信号处理装置,用于获得来自接收端的针对数据单向传输的反馈信号,并针对利用所述反馈 信号进行恶意入侵的转义类型,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对应处理以消除所述恶意入侵的影响,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得数据单向传输的反馈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针对利用所述反馈信号进行恶意入侵的转义类型,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对应 处理以消除所述恶意入侵的影响,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为信号合并处理装置,则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随机信号与所述反馈信号合 并,或者,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为频率采集与告警电路,则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反馈信号的出现频率 进行采集,当所述反馈信号的出现频率超过预设定阈值时,进行告警处理,或者,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为脉冲调整电路,则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反馈信号的脉冲宽度和/或 脉冲周期进行限制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获得数据单向传输的反馈信号,针对利用所述反馈信号进行恶意入侵的转义类型,对所 述反馈信号进行对应处理以消除所述恶意入侵的影响,从而对“准单向传输系统”提供安全 性保障,进一步保障了网络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主要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1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