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件管理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1592.0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件 管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件管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如何在跨平台的环境中实现 插件管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插件(plugin),指的是共享库。共享库在被调用过程中,无论被多少个 正在运行的程序同时调用,共享库在内存中只存在一个副本,程序运行过 程中对共享库的代码和只读数据段复用,达到节省系统内存资源的目的。
代表共享库发展方向的是动态加载共享库,通常狭义的插件就是指的 是此类共享库。动态加载通过把对插件的链接和加载与调用程序的链接和 加载过程剥离,使对插件的链接和加载延后到程序启动时、甚至程序运行 以后,这样就可以不改变调用程序的本身代码,更进一步的可以在程序正 在运行的状态下对插件进行改变和更新,从而调整和升级程序功能,使应 用程序具有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动态共享库这种特性的实现,依赖于系统的文件格式,也需要链接器 和加载器的支持,也就是说不同的操作系统,对于动态共享库的实现,有 各自不同的文件编码格式,使用的是不同的编译链接加载器,在编码过程 中对于不同系统也是使用迥异的调用接口。这是支持动态加载操作系统之 间的插件管理和使用的差异。
在受限环境下,如某些手机的嵌入式环境,操作系统可能并不支持共 享库的动态加载,这样插件必须以静态共享库方式进行实现。静态共享库 的链接和加载与调用程序本身的链接和加载联系紧密不可分开。这是静态 共享库与动态共享库之间的差异。
目前在使用与管理插件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插件实现方式:是静态 共享库还是动态共享库实现,如果是动态共享库,具体又是在何种操作系 统下实现,只能用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机制,这就损害了程序的跨平台的扩 展性,给程序的移植带来了困难。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件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其具备统一管理 及可扩展性,适用于使用插件的跨平台开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件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插件的操作接口抽象出来,封装成一上层调用接口;
B、加载被调用插件时,存储获得的插件句柄并在内存中标记,并建立 该插件句柄与插件管理信息的对应关系;
C、通过所述上层调用接口及所述内存中的插件句柄与插件管理信息的 对应关系,对被调用插件进行加载、卸载、或查找操作。
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插件管理信息至少包含:插件名,插件句柄, 插件被调用计数,以及常驻内存属性位。
所述方法,其中,在所述内存中建立插件存储结构体,用于存储所述 插件句柄与插件管理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插件存储结构体以单链表的形式保存在内存中, 每一个插件存储结构体对应存储一个被调用插件的管理信息,多个插件存 储结构体顺次构成所述单链表。
所述方法,其中,若系统采用的是静态共享库,则所述方法的步骤A 之前还包括:
建立静态插件资源配置文件,用于存储被调用插件库内部符号调用地 址和符号调用字符串的对应关系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插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对外接口模块,用于将插件的操作接口抽象出来,封装成一用于与上 层应用软件进行通信的上层调用接口;
对内接口模块,用于加载被调用插件时,将获得的插件句柄在内存中 的标记,并建立该插件句柄与插件管理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对内接口模块通过对外接口模块的封装函数来调用。
所述系统,其中,所述对内接口模块包括:在所述内存中建立的用于 存储所述插件句柄与插件管理信息对应关系的插件存储结构体。
所述系统,其中,所述插件存储结构体以单链表的形式保存在内存中, 每一个插件存储结构体对应存储一个被调用插件的管理信息,多个插件存 储结构体顺次构成所述单链表。
所述系统,其中,所述对内接口模块还包括:
在所述内存中建立的静态插件资源配置文件,用于存储被调用插件库 内部符号调用地址和符号调用字符串的对应关系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1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