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MMA/PVC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1294.1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马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3/12;C08K5/00;B29B9/00;B29C47/92;C08K5/57;C08K5/1515;C08K5/098;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14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mma pvc 聚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MMA/PVC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表面光泽好,成型加工良好,耐化学药品性好,热变形温度较高,耐候性优良,在室外长期暴露使用,其物理、力学性能几乎不下降。但其易燃、且价格也较高。
聚氯乙烯(PVC)塑料具有刚性好、强度高、阻燃、耐腐蚀、电气绝缘性好以及软硬可调等优点,但其加工性能差,热变形温度低,因此PVC塑料很难代替工程塑料,这使它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PMMA和PVC各自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阻燃性和表面光泽度的PMMA/PVC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PMMA/PVC聚合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聚氯乙烯 50~8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8~37;
热稳定剂 3.5~5;
润滑剂 2~4;
抗氧剂 0.4~0.6;
助剂 2~5;
其中所述助剂为紫外光吸收剂。
在本发明所述的PMMA/PVC聚合材料中,所述PVC的聚合度为700~800的PVC-S60;所述PMMA为GH-1000S。
在本发明所述的PMMA/PVC聚合材料中,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和环氧大豆油的复合体系。
在本发明所述的PMMA/PVC聚合材料中,所述润滑剂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的复合体系,其中所述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的重量比为1∶1~3∶1。
在本发明所述的PMMA/PVC聚合材料中,所述内润滑剂为硬脂酸钙,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蜡或褐煤酯蜡。
在本发明所述的PMMA/PVC聚合材料中,所述抗氧剂为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的复合体系,主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在本发明所述的PMMA/PVC聚合材料中,所述的助剂包括加工助剂和/或紫外光吸收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制备上述PMMA/PVC聚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PVC、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和助剂置于高速混合机中于70℃下混合5~8分钟,冷却到室温后加入干燥的PMMA中;
b:将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加料斗,经熔融挤出,造粒;加工工艺如下: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140-150℃,二区温度150-160℃,三区温度160-170℃,四区温度170-175℃,机头160-170℃,停留时间1~2min,压力为10-20MPa。
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在90℃鼓风干燥PMMA树脂2~3小时的步骤。
本发明制得的PMMA/PVC聚合材料在具有阻燃性的同时,保持材料表面高的光洁度。并且本发明的PMMA/PVC聚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PMMA/PVC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氯乙烯的混合物,互相取长补短,既改善了PVC的加工流动性,降低了PMMA的成本,又提高了PMMA的阻燃性,因而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PMMA/PVC适合用于办公用品、通讯器具、医疗/保健器械等各个领域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PMMA/PVC聚合材料,其组成按重量配比为(%):聚氯乙烯20~8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70%;热稳定剂3~5%;润滑剂1~4%;抗氧剂0.2~0.6%;其它助剂2~5%。
其中,所述PVC为聚合度为700-800的PVC-S60;所述PMMA为GH-1000S;所述热稳定剂为有机锡和环氧大豆油的复合体系;所述润滑剂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的复合体系,内润滑剂为硬脂酸钙,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PE)蜡或褐煤酯(OP)蜡,所述抗氧剂为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的复合体系,主抗氧剂为主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所述助剂包括加工助剂、紫外光吸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1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