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摄像机的目标连续跟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0364.1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1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谭铁牛;黄凯奇;蔡莹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20 | 分类号: | G06T7/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摄像机 目标 连续 跟踪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摄像机的目标连续跟踪方法,基于多路视频,其特征在 于,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特征提取,计算到达区域和离开区域, 计算摄像机区域连接关系,目标匹配、数据关联和目标连续跟踪步骤,步 骤如下:
步骤S1:对每一路摄像机所采集到的图像序列进行目标检测,用于得 到运动目标;
步骤S2: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对每一个运动目标进行目标跟踪,用于 得到该运动目标在每一路摄像机下完整的轨迹;
步骤S3:计算每一个运动目标图像区域的颜色直方图实现颜色特征提 取和平均轮廓实现形状特征提取,用于得到该运动目标鲁棒的特征描述;
步骤S4:采用k-均值技术聚类运动目标轨迹的起始点位置和终止点 位置,用于得到每路摄像机下的到达区域和离开区域;
步骤S5:通过经验或者视频数据确定每一路摄像机的到达区域以及离 开区域和其它摄像机下的到达区域以及离开区域之间的连接关系;
步骤S6:根据摄像机区域之间的连接关系,将不同摄像机下的运动目 标进行目标匹配,用于得到运动目标之间特征相似度;
步骤S7:根据运动目标之间的特征相似度Sim_app(x1,x2)以及根据 摄像机区域之间的连接关系得到的时间关系度量Sim_time(x1,x2,t2-t1), 计算从第i个摄像机下离开的运动目标x1和从第j个摄像机下到达的运动 目标x2之间的相似度:Sim(x1,x2)=Sim_app(x1,x2)*Sim_time(x1,x2,t2- t1),得到目标匹配的结果之后就能实现数据关联,其中t1为运动目标x1的 离开摄像机视野的时间、t2为运动目标x2的到达摄像机视野的时间;所谓 时间关系度量Sim_time(x1,x2,t2-t1)是指给定运动目标x1的离开时刻t1和 运动目标x2的到达时刻t2,从时间关系上度量x1和x2对应于同一个运动 目标的概率;
步骤S8:对穿过多个摄像机的运动目标进行唯一的标识实现多摄像机 下运动目标的连续跟踪。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摄像机的目标连续跟踪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运动目标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S11:对每一路摄像机所采集到的图像序列构建背景模型;
步骤S12:从图像序列中将变化区域从背景模型中提取出来,用于得 到运动目标;
步骤S13:将得到的运动目标进行形态学操作和连通域分析,得到分 割准确的运动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3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快速连续出土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喹啉的精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