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素提取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40326.6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尹应武;纪桂鹏;张双艳;苟朝英;万鹏;张玉娟;孙瑞;张玲燕;樊晓林;邹鸣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力和泓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3/02 | 分类号: | D21C3/02;D21C7/00;D21C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 提取 新工艺 | ||
1.一种分段式的从植物原料中提取纤维素的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 骤:将非木材的所述植物原料浸泡于2~10倍重量的浓度低于10w/v%的稀 碱中,其中用浸没植物体的稀碱量浸泡植物原料,之后滤出,滤出物加压 汽蒸,然后取出,打磨,洗浆,滤出,即得到粗纤维素;其具体步骤如下: 将所述原料浸泡于2-10倍重量的浓度为0.5-10w/v%的稀碱中,在常温下 浸泡2~48小时,之后滤出,滤出物加压汽蒸,汽蒸温度为100℃~170℃, 压力为0.1~0.8MPa,汽蒸加热时间为0.5~7小时,然后取出置于水或前 批漂洗黑液中打磨、清洗、滤出,即得到粗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原料浸泡于5-8倍重量的浓度为1-5w/v%的稀碱中,在常温下 浸泡4~40小时,之后滤出,滤出物加压汽蒸,汽蒸温度为100-130℃, 压力为0.1~0.3Mpa,汽蒸加热时间为0.5~3小时,然后取出置于水或前 批漂洗黑液中打磨、清洗、滤出,即得到粗纤维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工艺,其中,浸泡过程中进行搅拌,浸泡时 间为2~10个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工艺,其中,浸泡滤出液循环套用于下一批 原料浸泡处理,打磨置于水或前批洗浆黑液中,打磨洗浆滤出的漂洗黑液 经中和提取木质素,剩下的液体作为打浆清洗液或液态有机肥,或制成固 态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工艺,其中,所述的植物原料是植物秸秆、 竹子或龙须草。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工艺,其中,所述的植物原料是龙须草。
7.一种分段式的从植物原料中提取纤维素的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 骤:将木材或竹子植物原料浸泡于2~10倍重量的浓度低于10w/v%的稀碱 中,再进行加压蒸煮,打磨,洗浆,滤出,即得到粗纤维素;其具体步骤 如下:将木材或竹子原料浸泡于2~10倍重量的浓度为0.5-10w/v%的稀碱 中,在常温下浸泡2~48小时,加压蒸煮,蒸煮温度为100℃~170℃,压 力为0.1~0.8MPa,汽蒸加热时间为0.5~7小时,蒸煮后的木材或竹子置 于水或前批漂洗黑液中打磨、清洗、滤出,即得到粗纤维素。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将木材或竹子原料浸泡于5-8倍重量的浓度为1-5w/v%的稀碱中,在 常温下浸泡4~40小时后,再加压蒸煮,蒸煮温度为100-130℃,压力为 0.1~0.3Mpa,蒸煮加热时间为0.5~3小时,然后取出木材或竹子,蒸煮 液循环套用于下一批原料浸泡处理,蒸煮后的木材或竹子置于水或前批漂 洗黑液中打磨、清洗、滤出,即得到粗纤维素。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工艺,其中,蒸煮液循环套用于下一批原料 浸泡处理,打磨洗浆滤出得的漂洗黑液经中和提取木质素,剩下的液体作 为液态有机肥或制成固态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工艺,其中,蒸煮后的木材或竹子置于蒸 煮液中打磨。
11.权利要求1-13之任一的工艺得到的粗纤维素的用途,该粗纤维素 用于造纸的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力和泓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力和泓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3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