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室专用洗涤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9962.7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柴玉生;赵宗阁;张琪;金少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主分类号: | C11D1/12 | 分类号: | C11D1/12;C11D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专用 洗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剂,特别是一种实验室专用玻璃器皿洗涤剂。
背景技术
实验室现用洗涤剂基本不能满足玻璃器皿最佳洗涤效力,如三效热源灭活剂、玻璃器 皿专用洗涤剂,有时玻璃器皿清洗后仍有洗涤剂残留。洗涤剂作用不强,不能达到实验室 用玻璃器皿清洗专用目的。另外,应在强力去除蛋白凝固残留物等难清洗物上下功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专用洗涤剂,对各种污渍都有很好的清洁效 果,且具有配制使用简便安全、成本低廉、对皮肤和仪器腐蚀性小、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实验室专用洗涤剂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专用洗涤剂,其特征在于,100ml洗涤剂中含有:
十二烷基苯磺酸1.8-2.3g,三乙醇胺0.7-1.1g,3,4-二甲苯磺酸铵1.3-1.7g,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3.3-3.9g,氢氧化钠1.6-2.0g,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0.2-0.4g,30vt%双氧水 3.1-3.5g,十水和四硼酸钠0.3-0.7g,氯化钠0.8-1.1g、醋酸铵0.4-0.6g,醋酸酐2.0-2.4g, 碱性蛋白酶0.09-0.1g,其余为水。
一种实验室专用洗涤剂,其特征在于,100ml洗涤剂中含有:
十二烷基苯磺酸1.8-2.3g,三乙醇胺0.7-1.1g,3,4-二甲苯磺酸铵1.3-1.7g,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3.3-3.9g,氢氧化钠1.6-2.0g,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0.2-0.4g,30vt%双氧水 3.1-3.5g,十水和四硼酸钠0.3-0.7g,氯化钠0.8-1.1g、醋酸铵0.4-0.6g,醋酸酐2.0-2.4g, 碱性蛋白酶0.09-0.1g,活化炭粉0.9-1.1g,其余为水。
实验室专用洗涤剂,其特征在于,100ml洗涤剂中含有:
十二烷基苯磺酸2.1g,三乙醇胺0.9g,3,4-二甲苯磺酸铵1.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6g,氢氧化钠1.8g,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0.3g,30vt%双氧水3.3g,十水和四硼酸钠0.5g, 氯化钠1g、醋酸铵0.5g,醋酸酐2.2g,碱性蛋白酶0.1g,其余为水。
实验室专用洗涤剂,其特征在于,100ml洗涤剂中含有:
十二烷基苯磺酸2.1g,三乙醇胺0.9g,3,4-二甲苯磺酸铵1.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6g,氢氧化钠1.8g,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0.3g,30vt%双氧水3.3g,十水和四硼酸钠0.5g, 氯化钠1g、醋酸铵0.5g,醋酸酐2.2g,碱性蛋白酶0.1g、活化炭粉1g,其余为水。
所述的洗涤剂是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在常温下,称取十二烷基苯磺酸和三乙醇胺,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制备出十 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的化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化合物混匀后依次加入3,4-二甲苯磺酸铵和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搅拌均匀使充分溶解,形成淡黄色粘稠液体;
(3)向步骤(2)中得到的液体中加入30vt%H2O2、醋酸酐、醋酸铵、四硼酸钠、氢氧 化钠、氯化钠和碱性蛋白酶,调节pH值至9.5,用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充分搅拌后备 用。
(4)在去除变性凝固蛋白时,需要加入适量活化炭粉。
所述的洗涤剂在使用时使用原液或进行稀释,最多稀释至2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是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酸酐,用双氧水酰化,当水解后形成次级氧化作用, 部分酸酐生成乙酸盐,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去除污渍的目的。
2.加入了一定量的蛋白酶溶液,可以加速蛋白质类污垢的去除。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待清洗物结构裂解,脱离器皿表面,达到去除污渍效果。
4.通过液体流动和热传导效应,增强洗涤剂与污渍间的亲和力,使浸润角平化,快 速降低污渍表面张力,达到去除污渍的效果。
5.针对不同的实验室用洗涤物,采用不同稀释浓度的专用洗涤增强剂,可以清除大 分子酯类、动植物油脂类、变性凝固蛋白等,具有强力洗涤效力。也可作为一般洗涤液的 增强剂。
6.强力洗涤效力为普通洗涤液的1-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未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型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小便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