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石生产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9805.6 申请日: 2008-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1428799A 公开(公告)日: 2009-05-13
发明(设计)人: 刘振宇;刘清雅;李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1B31/32 分类号: C01B31/32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 萍
地址: 100029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电石 生产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石生产系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由固体含碳原料和含钙原料通过两段法生产电石的系统。

背景技术

碳化钙俗称电石(CaC2),上世纪中叶之前被誉为有机合成之母。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氯乙烯基、醋酸乙烯基和丙烯酸基等系列产品,如我国70%左右的PVC(聚氯乙稀)生产源于电石乙炔。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高涨刺激了电石工业的发展,我国电石产量由2002年的425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177万吨。

传统的电石生产采用固定床-电弧法,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将固定床(也称移动床或电炉)中的块状氧化钙和块状焦炭加热至2000℃以上,停留一定时间而生成熔融态电石。生产过程中氧化钙和焦炭的混合物由电炉上端加入,二者反应生成的CO通过块状物料缝隙从炉体上部排出,熔融的产物电石由炉底排出,经冷却、破碎得到成品。

电弧法采用高品位的电能加热,能耗很高。据报道,我国生产1吨电石的平均电耗达3250kW·h[唐维成,节能技术,1999,17(1):38],其中,60%左右用于原料加热和反应,40%左右由高温电石炉气(包括CO)放空带走[郑国汉,电石生产技术进展,现代化工,1985:22-25]。除此以外,电炉构造复杂、难以放大、电极消耗量大,导致投入和运行成本很高。

据报道,电石也可由氧热法制备,即通过煤、重油或天然气等燃烧提供热量,替代电极供热[郑国汉,电石生产技术进展,现代化工,1985:22-25]。日本(昭61-178412)和德国有关资料公开了竖炉全焦氧热法,但由于焦炭消耗量倍增,生产成本还高于电弧法。2005年,我国(CN1843907A)公开了一种以煤、天然气、重油等相对廉价的燃料辅助供热的氧燃喷吹技术,通过加入萤石和碎铁,同时生产电石和硅铁,并将副产气体CO用于生产煤气。但截至目前,氧热法尚未推广应用[化工技术经济,1990,1:20]。

显然,传统的电弧法和氧热法生产电石均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只能使用块状原料(3-20cm),以保障产物CO气体的排出,避免气流不畅导致“崩床”。然而,块状原料的反应面小、反应速率慢,在炉内的停留时间长、生产能力小,单位产品能耗很高。另外,块状原料在备料中的损失很大,一般约20%以上的原料由于粉碎粒度过小而不能使用[魏泽民,电石工业节能技术的研究,中国氯碱,1998,7:31]。因此,电石生产“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关键原因是采用块状原料和电弧供热的方式、副产气体CO没有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电石生产“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研制出一种粉状进料的氧热法电石生产系统,生产能力大、节能降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石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预热单元和反应单元;

原料预热单元包括原料混合进料装置1、预热装置2、气体压缩装置3和换热器I 11;原料混合进料装置1包括固体原料混合器12和进料器13,固体原料混合器12的出口与进料器13的进口连通;预热装置2设有原料入口16、气体进口17、气体出口I 18和固体物料出口19;原料混合进料装置1的出口与预热装置2的原料入口16连通,气体压缩装置3通过气体进口17与预热装置2连通;换热器I 11通过气体出口I 18与预热装置2连通;

反应单元包括进料装置4、反应器5和换热器II 9;反应器5上设有原料喷口6、气体出口II 7和产物排出口8;进料装置4的固体物料入口与预热装置2的固体物料出口19连通;进料装置4的固体物料出口与反应器5上的原料喷口6连通,原料喷口6上设有含氧气体入口;反应器5上的气体出口II 7与换热器II 9的气体入口连通,换热后部分气体进入预热单元的气体压缩装置3。

进一步,进料器13上设有气体吹扫口,以防止固体物料堵塞进料器。

进一步,所述预热装置2包括预热器14,预热装置2的固体物料入口16和气体入口17设于预热器上;预热器为流化床反应器或气流床反应器。

进一步,当所述预热器14为气流床反应器,预热装置2还包括气固分离器15,预热装置2的气体出口I 18和固体物料出口19设于气固分离器15上。气体出口I 18出来的气体通过换热器I 11排空。

气固分离器15优选为旋风分离器。

进一步,反应单元的进料装置4上设有气体吹扫口,以防止物料堵塞进料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