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9159.3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王西强;徐彧;周楚才;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琦;王诚华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估计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系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 用于长时延扩展条件下的CMMB终端的信道估计方法、以及一种CMMB终 端。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数字宽带广播系统中被广为应用,其优 势在于传输速率较大,可以抵抗强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即:可以抵抗长的信 道延时扩展。
CMMB系统是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为了 提高覆盖率和节约成本,广播系统中采用单频组网的方式进行组网,因此, 广播系统中的接收终端在长时延扩展条件下稳定可靠工作的能力越强,将越 能减小单频组网的难度。
由于采用相干解调,系统需要在信号中加入离散导频,信道估计利用离 散导频插值实现。图1为现有携带有离散导频的信号的示意图。图1中,水 平方向表示频率方向,竖直方向表示时间方向。现有插值的方法包括:维纳 滤波、基于傅立叶变换(FFT)和反傅立叶变换(IFFT)结合的插值、低通 或带通滤波插值等。
信道估计是相干解调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信道估计性能的好坏直 接反应了接收终端在长时延扩展条件下稳定可靠工作的能力。
离散导频越密集(即:离散导频的分辨率越高),则信道估计的性能越 好,相应的传输数据率越低,因此,需要在离散导频数量和传输数据率间取 折衷。CMMB系统中,OFDM符号内离散导频的频域分辨率为19.53125KHz, 可以分辨的信道延时扩展为51.2us,而CMMB系统的循环前缀(CP)长度 也是51.2us,因此,当信道延时扩展超过CP长度时将产生混叠现象。
图2为信道延时扩展超过CP长度时引起的混叠现象示意图。图2所示 示例中,第一个有效径与最后一个有效径之间的距离为70us,即:信道延时 扩展为70us,已经超出了可以分辨的最大信道延时扩展51.2us,因此,将引 起径的混叠,从而出现如图中示出的虚假的径。混叠现象将导致信道估计性 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道估计方法,适用于长时 延扩展条件下的CMMB终端,用以提高信道估计的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MMB终端,用于在长时延扩 展条件下进行信道估计,以提高信道估计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用于信道延时扩展大于循环前缀CP条件下的中国 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终端,该方法包括:
A、对输入的离散导频进行时间方向的插值;
B、对所述经时间方向插值之后的离散导频进行频率方向的插值;
所述B进一步包括:
B1、设计基带宽度大于等于信道延时扩展长度的1/2倍的低通滤波器;
B2、将所述低通滤波器变换为带通滤波器,使得所述带通滤波器的中心位 置在所述信道的第一径和最后一径的中心位置;
B3、采用所述带通滤波器对所述经时间方向插值之后的离散导频进行 频率方向的插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A中所述输入的离散导频的频域分辨率可以为 19.53125KHz;步骤B中所述经时间方向插值之后的离散导频的频域分辨率 可以为9.765625KHz。
所述步骤A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多普勒频谱的一维维纳滤波进行所 述时间方向的插值或基于多项式进行所述时间方向的插值。
所述带通滤波器可以采用Polyphase滤波器方式实现。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特定的子载波位置;
步骤B所述进行频率方向的插值可以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预先设置 的特定的子载波位置,针对所述特定的子载波位置进行频率方向的插值。
一种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终端,用于在信道延时扩展大于循环 前缀CP条件下进行信道估计,包括:第一插值模块和第二插值模块;
所述第一插值模块,用于对输入的离散导频进行时间方向的插值;
所述第二插值模块,用于对所述经时间方向插值之后的离散导频进行频 率方向的插值;
所述第二插值模块中还包括: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所述低通滤波器的基带宽度大于等于信道延时扩展长度的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