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实籽粒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9131.X 申请日: 2008-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1411415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2
发明(设计)人: 潘家荣;李建辉;吕伟;吕锋;周洪杰;许园园;吴雅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1/015 分类号: A23L1/015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敬红
地址: 10019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果实 籽粒 中黄 曲霉 毒素 脱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果实籽粒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一类具有强致癌性和强免疫抑制性的毒性物质,几乎每一种果实籽粒或果实籽粒制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都可能生长黄曲霉素。最主要的是黄曲霉毒素的载体是花生及一系列别的坚果子仁以及玉米、大米、大豆、谷物制品。人类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污染的果实籽粒,有两种通过膳食的摄入途径:①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污染的植物性果实籽粒中摄入;②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M1)。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人、家畜、家禽及动物有强烈的毒性,其急性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慢性毒性可诱发肝癌,致癌能力为二甲基亚硝胺的75倍。这类曲霉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它们代谢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全球大部分果实籽粒,其中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检出率最高。

花生在全世界范围内种植广泛,中国、印度和非洲为主产区。中国花生种植面积约500万公顷,总产量高于14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占总产量的40%以上。但我国花生在出口中被检出黄曲霉毒素污染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下降,严重威胁着花生的食品安全。

就我国而言,随着纬度的南移,花生收获前受感染程度逐渐增加,其中广东、广西、福建较为严重。国标GB2761-2005要求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为≤20μg/kg(B1)。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较稳定,加热到268℃以上才能被破坏。60年代以来,对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以往报道多是采用化学试剂除毒,如使用次氯酸钠、臭氧、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氨气以及氯气等。然而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化学处理存在不切实际的(须在极端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不安全(有毒残留物的形成)和破坏产品的营养、感官和功能特性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领域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果实籽粒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且不会带来新的有毒残留,黄曲霉毒素B1的残余远远低于GB2761-2005限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一种果实籽粒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柠檬酸水溶液与果实籽粒充分接触,再将柠檬酸水溶液与果实籽粒分离即可。

所述柠檬酸水溶液与果实籽粒充分接触为用柠檬酸水溶液浸泡果实籽粒,所述分离为沥干水分。

所述分离还包括用水反复冲洗果实籽粒。

所述柠檬酸水溶液浓度大于80g/l。

所述柠檬酸水溶液浓度为80-320g/l。

所述柠檬酸水溶液浓度为80g/l,柠檬酸水溶液与果实籽粒的用量比大于5ml:1g。

所述柠檬酸水溶液与果实籽粒的用量比为5-9ml:1g。

所述柠檬酸水溶液浓度为80g/l,柠檬酸水溶液与果实籽粒的用量比为5ml:1g,所述浸泡时间大于15分钟。

所述浸泡时间为15-120分钟。

所述果实籽粒为花生、坚果子仁、玉米、大米或大豆。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天然的柠檬酸存在于水果中,如柠檬、柑橘等。人工合成的柠檬酸是用砂糖、糖蜜、淀粉、葡萄等含糖物质发酵而制得的。用做调味剂享有"西餐之王"美誉的柠檬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食品卫生很有好处,再加上柠檬的清香气味,人们历来喜欢用其制作凉菜,不仅美味爽口,也能增进食欲。用于食品加工柠檬酸常常作为酸化剂、pH缓冲剂来防腐,同时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

在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酸化剂有醋酸、柠檬酸、柠檬酸钾、乳酸、酒石酸等17种。其中柠檬酸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酸化剂。作为酸化剂及添加剂,国家标准中并没对其进行限量使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通告的每日允许食用量(ADI)也未对其加以限量使用。由上可见,人们对用柠檬酸处理过的食品无须过分担心,食用是十分安全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9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