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酸月桂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8974.8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石鸣彦;曹微;李民;王永梅;白继德;刘景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58 | 分类号: | C07C69/58;C07C6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酸 月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酸月桂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酸月桂酯的长链脂肪基使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柔软性和疏水性。因 而可在润滑场合作为润滑剂,具有非常优异的润滑性能。油酸月桂酯脂肪 基较长,又含有不饱和键,用常规酸催化反应制备大都存在着反应活性 低、副反应多、产品色泽深、难以纯化处理等问题。
现有技术是以硫酸或其它无机液体酸为催化剂生产羧酸酯,或采用 在一定的压力和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采用无机液体酸为催化剂存在无 机液体酸对设备的腐蚀和反应产物的三废处理等环境污染问题。例如英 国专利(GB1430069)公开的工艺方法是: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采用 釜式反应器反应,蒸馏的方法除水。
相关文献日本专利(平3-115249)公开的是在较高压力(0.25~ 2.5MPa)和较高温度(150~350℃)下进行酯化反应。
相关文献中国专利(CN1301692A)公开的是由C22~C36脂肪醇与C2~C22脂肪酸酯在温度为90~130℃、真空度为1~10mmHg条件下,加入酯交换 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酸月桂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催化剂采用干氢催化树脂为催化剂,油酸和月桂醇酯化反 应采用釜式反应器。正常操作中干氢催化树脂存于釜内多次循环使用。 油酸和月桂醇先进行酯化反应,然后用减压蒸馏和鼓泡气提的方法脱醇, 脱醇结束后,经过滤使干氢催化树脂与反应产物分离,得到产品油酸月 桂酯。油酸的转化率达到98%以上,而且是在常压、较低温度下例如170 ℃下进行。
本发明油酸月桂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酯化釜中由加料口先加入催化剂干氢催化树脂,油酸从酯化 釜的加料口加入到酯化反应釜中;然后加入月桂醇;正常操作中干氢催 化树脂存于釜内多次循环使用。以油酸的质量为基准,干氢催化树脂加 入量为油酸质量的1%~10%,较佳的加入量为2%~5%;月桂醇和油酸摩 尔比为1~5,较佳的摩尔比为1~2;
(2)在通入N2进行置换后,在N2气氛下常压加热酯化釜搅拌进行 反应;酯化反应在N2气氛下,酯化反应温度为130℃~200℃,较佳的酯 化反应温度为140~180℃;酯化反应时间为1~10小时,较佳的酯化反 应时间为2~6小时;
(3)酯化反应结束脱醇操作,方法为逐渐停止N2的通入,继续保 持温度进行减压,未反应的月桂醇以及所产生的副产物水由酯化釜中通 过减压减压至1~10mmHg方式经过冷凝器蒸出,减压结束继续通入N2, 继续保持温度进行气提,减压未脱除的月桂醇以及副产物水由酯化釜中 通过鼓泡气提的方式经过冷凝器蒸出。
(4)脱醇结束后,反应产物在N2保护下,降温至50℃以下,过滤 使干氢催化树脂与反应产物分离,得到产品油酸月桂酯。
所述的酯化反应器为釜式反应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在于用于酯化的催化剂和脱醇方法。不同于以往文献中 所述的催化剂和脱醇方法,催化剂为干氢催化树脂,脱醇方法采用减压 蒸馏和鼓泡气提的方法。油酸和月桂醇,在干氢催化树脂作用下,在N2气氛下常压直接酯化,最后用减压蒸馏和鼓泡气提的方法脱醇,油酸的 转化率可达98%以上。而且是在常压、较低温度(130~200℃),反应物 料与催化剂很容易分离,干氢催化树脂可存于釜内多次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油酸月桂酯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酯化釜 2.冷凝器 3.储罐 4.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在酯化釜1中由加料口先加入干氢催化树脂,将油酸从酯化釜 的加料口加入到酯化反应釜1中;然后将月桂醇从酯化釜的加料口加入 到酯化反应釜1中;正常操作中干氢催化树脂存于釜内多次循环使用。 以油酸的质量为基准,干氢催化树脂加入量为油酸质量的1%~10%,较佳 的加入量为2%~5%;醇酸摩尔比为1~5,较佳的醇酸摩尔比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共烧陶瓷发热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铁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