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萃取精馏制备高纯六氟环氧丙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8474.4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利;王军;崔永文;房瑾;付清光;郝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40 | 分类号: | B01D3/40;C07D303/48;C07D30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会祥 |
地址: | 256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精馏 制备 高纯 六氟环氧 丙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氟精细化学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萃取精馏方法制备高纯六氟环氧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六氟环氧丙烷(hexafluoropropylene oxide,简称HFPO),又称全氟环氧丙烷,是有机氟工业中重要的中间体,是合成高性能氟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由于其特有的环状结构使其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可用来制备多种含氟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含氟精细化学品,如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自聚;在Lewis酸催化下可重排转化为六氟丙酮;与磺内酯等酰基氟化物加成反应、裂解后制备全氟烷基乙烯基醚;能与水、醇、硫酸、胺类、格氏试剂和有机锂亲核试剂发生反应等;所制备的这些含氟有机化合物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全氟磺酸/羧酸离子交换树脂、改性氟树脂、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氟醚油、含氟表面活性剂、氟橡胶等重要含氟材料,这些含氟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核动力工程、医药、建筑、防腐防腐蚀涂层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59年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首次合成了六氟环氧丙烷,1962年该公司公布了其申请的由六氟丙烯(HFP)制备六氟环氧丙烷(HFPO)的专利,由于该产品的独特物化性质,使得人们对它的合成及应用研究高度重视,随后六氟环氧丙烷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普及。HFPO的问世,为含氟材料的合成开辟了全新的方向,自此以后,氟化学迅猛的发展起来:可熔融聚四氟乙烯、功能性全氟磺酸、羧酸树脂等新材料、新品种应时而生。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利用HFPO这一基本原料开发新型含氟中间体,改良原有的含氟聚合物材料,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该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HFPO的制备在有机含氟材料的合成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含氟高分子材料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知的氧化六氟丙烯制备六氟环氧丙烷所用的氧化剂主要有:过氧化氢、次氯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碳酸盐、分子氧等。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由于过氧化氢本身价格比较贵,运输贮存都很麻烦,使得制备六氟环氧丙烷的生产成本升高,并且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用次氯酸盐同样会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对环境不利。有机过氧化物从价格和环境考虑都不适合于工业应用。碳酸盐作为氧化剂时要使用大量的氯气作为反应物,使生产成本升高,而且不利于环保。在所有氧化剂中分子氧是最经济最环保的氧化剂。
全氟磺酸烯醚单体(PSVE)、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单体(PPVE)是以HFPO为原料生产的两大重要单体。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是美国杜邦于60年代开发的,PSVE则是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的重要共聚单体原料,其纯度的高低是影响聚合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求纯度在99%以上。PPVE是新型含氟材料-可熔性聚四氟乙烯及改性氟树脂的重要共聚单体原料,也是制备改性氟橡胶的重要单体之一,其对HFPO的纯度要求在99%以上。PSVE、PPVE作为两大重要单体,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工业生产方面均以HFPO为原料进行制备的,为此,高纯度HFPO的合成是制约PSVE、PPVE甚至于全氟磺酸/羧酸离子交换树脂、改性氟树脂的关键,该产品合成对于国发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HFPO也是耐高温氟醚油、高附加值含氟农药及其它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单体,这些含氟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对HFPO的纯度要求都在99%以上,因此,将高纯度的HFPO作为一个含氟单体产品出售,也具有广阔的的商业化前景。
在现有分子氧液化氧化HFP生产工艺中,为得到浓度较高的HFPO,往往在反应后期加入过量的氧气,使之与HFP充分反应。但此方法,一是会导致大量的副反应的发生,转化率虽然提高了,但选择性却大大降低,从而使产成品的单耗大幅提升;二是生成大量的副产物,会增大环保的压力,对环境造成影响;三是因系统加入过量的氧,从而使系统的操作压力迅速升高,进而增大了操作的不安全性,控制的不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