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雾厚度和低云云底高度的实时获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8094.0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苏平;刘诗军;刘应辰;刘敬武;任兆鹏;杨育强;王新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G01B21/08;G01C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 云云 高度 实时 获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海雾厚度和低云云底高度的实时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有海雾时,水平能见度不足1000米,严重影响海上交通运输、海港和沿海空港作业。研究表明,海雾垂直厚度越厚,雾性就越浓,能见度就越差,就越不容易消散。所以海雾厚度是海雾监测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还没有对海雾厚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有效方法。
另外,在中纬度的海面上空,经常出现低云。由于低云云底高度(距离海面的高度)一般在几百米,给飞机起飞、降落造成很大困难。因此,需要对云底高度做出足够准确的判断。虽然,云底高度可以通过云幕仪(ceilometer)测得,但是云幕仪价格昂贵,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而气象人员一般通过目测对低云云底的高度进行估计。人工目测估计低云云底高度精度难以保证,而且主观成分较大,易造成估计值偏高或者偏低,或者贻误起飞降落时机,或者对起飞降落带来隐患。因此,建立一种客观可行的低云云底高度实时获取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沿海气象部门陆续配备了新一代探空设备——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工作频率为1675MHz,简称L波段测风雷达),它与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相配合,能连续自动测定地面至对流层上层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要素,其垂直分层最多可以每升高7米获取一套数据,从地面开始就可以获取资料,探测精度较上一代无线电探空设备有明显提高。但是,迄今还没有利用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和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的资料(以下简称L波段雷达资料)对低云云底高度进行实时自动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雾厚度和低云云底高度的实时获取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和数字式探空仪资料垂直分辨率高的特点,考虑了4种出现海雾的和3种出现低云的大气边界层垂直条件,可以有效地将海雾和低云区分开,用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在垂直方向上每隔30m的实测资料计算出海雾厚度和低云云底高度。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路线是利用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和数字式探空仪资料,分析海雾和低云在垂直方向上温度、湿度的分布特征,计算低层大气有海雾和有低云时的稳定度和湍流条件,通过大样本统计分析,归纳出将海雾和低云分开的方法,将海雾与低云分离,然后再对海雾厚度和低云云底高度进行计算,获取海雾厚度和低云云底高度。该方法已经形成计算机软件,读入实时资料后,计算结果在计算机上自动显示。
本发明的海雾厚度和低云云底高度的获取方法或步骤如下:
1、资料预处理:读入数字探空仪实时资料,解码并生成该时刻ASCII码探空数据文件,该文件包含了从地面到对流层上层每30m间隔的高度z、温度t、相对湿度RH、露点温度td、气压P、风向ddd、风速ff等,再由生成的探空数据文件中,读入1000m以下各高度层的上述数据,用常规的方法将风向ddd、风速ff分解为经向风分量v和纬向风分量u;
2、依据准饱和层判据:RH≥93%,或者温度露点差t-td≤1.2℃的点(层),判断地面至1000m高度是否有准饱和层和准饱和层的厚度;如果第一层是准饱和层,再判断准饱和层厚度是否大于600m,如果大于600m,,采用判则1确定云底高度,判则1:从第一层向上寻找,找到t-td≤0.5℃的高度为云底高度;
3、根据不同的海雾发生条件,分别判断是否是海雾,如果是海雾,再给出海雾的厚度:如果第一层是准饱和层,且饱和层厚度小于600m,则计算准饱和层之上是否有干层,干层的判则是:从RH≥90%的最高高度向上,在200m以内突然降至RH≤60%;如果有干层,则为海雾,且海雾的厚度就是准饱和层的厚度;
如果第一层是准饱和层,但1000m以下没有干层,则计算准饱和层以下60m至以上300m是否有逆温层,其判则如下:在准饱和层高度确定以后,计算准饱和层附近的温度直减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S页面支持透明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暗视场照明物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