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泵送湿拌砂浆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6208.8 申请日: 2008-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1423364A 公开(公告)日: 2009-05-06
发明(设计)人: 温锦明;周玉宝;刘俊;周耀旭;刘钢;应兆兵;马恒晞;江厚锚;洪秀平;周静;戴厚祥;季建国;强恩宝;汪凡;黄智童;甄伟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8/00 分类号: C04B28/00;C04B18/08;C04B18/12;C04B14/06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夏 平
地址: 210029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泵送湿拌 砂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泵送湿拌砂浆。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研究表明,近年来城市的大气污染已从过去的煤烟尘污染 转向粉尘污染为主,特别是大气的悬浮颗粒物含量日趋上升,其主要成份为建筑施工所产 生的水泥、砂等相关的粉尘。如果建筑工地采用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则可杜绝水泥、 黄沙、石子等粉粒状物料搬运到建筑施工现场所产生的粉尘“跑、冒、滴、漏”等污染;可 减少现场搅拌露天堆放粉粒状建筑材料的二次扬尘污染;可避免现场搅拌机的噪音扰民; 可防止雨季浪费大量的水泥、黄沙等建筑材料变成泥砂土,流入城市的排污管道,造成堵 塞,影响人居环境和城市环境治理。同时,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可掺工业固体废物(粉 煤灰、矿渣、尾矿等)作为第四组份,进行资源再利用;还可利用尾矿废石、钢渣、矿渣 等固体废弃物制成人工砂替代天然砂用于生产,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新途径,作出新贡 献。

使用预拌砂浆既能有效保护环境,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又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工地使用的砂浆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在工地自拌(国家已禁止现场自拌砂浆)、 另一种是干粉砂浆、还有一种是湿拌砂浆。干粉砂浆在物料存放时,经常会产生物料的分 离,粉状物料沿着细集料的空隙落到料仓的底部,使得下层物料中胶凝材料和粉状外加剂 的量相对多一些,而上层相对少一些。这将造成下层物料制备出的砂浆胶黏稠,性能也较 好,而上层物料制备出的砂浆较松散,性能也较差。这种情况如果人工运输还可以,要进 行泵送的话,由于砂浆稠度或大或小,性能不稳定,经常会造成堵泵。而一般湿拌砂浆, 由于一次性搅拌,量较多,到现场必须存储在砂浆池内,而砂浆使用时间则较长,往往产 生砂浆沉淀,水分散失,稠度损失较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堵泵。因此许多高层、小 高层或地下工程所需的抹面砂浆和地坪砂浆由于砂浆性能不能满足砂浆泵泵送需求,造成 泵送堵泵或不能泵送,即延误工期又浪费材料,故目前大多数工程粉刷砂浆仍然是人工搬 运,和机械设备转运。

可泵送湿拌砂浆属于预拌砂浆,与混凝土的生产模式基本相同,是将所有组分全部在 工厂拌和均匀,制备成砂浆,用搅拌车运到工地直接使用。本发明经过对相同强度等级不 同粉煤灰以及矿渣微粉掺量进行试配、研究、调整,通过不断努力,配出的抹面砂浆、地 坪砂浆和砌筑砂浆既经济又能满足强度等其它指标的可泵送湿拌砂浆,克服了砂浆稠度或 大或小,性能不稳定,泵送时间短、堵泵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研究开发一种可泵送湿拌砂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施的:

一种可泵送湿拌砂浆,其特征是该可泵送湿拌砂浆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

水泥                 8%~27%

粉煤灰               4%~9%

矿渣微粉             1.5%~3%

黄砂                 55%~82%

砂浆稠化粉           1.9%~6.7%,

占上述水泥、粉煤灰、矿渣微粉、黄砂和砂浆稠化粉总重量0.23%~0.46%的砂浆缓凝 剂,占上述水泥、粉煤灰、矿渣微粉、黄砂和砂浆稠化粉总重量0.14~0.31%的砂浆减水 剂和占上述水泥、粉煤灰和矿渣微粉总重量0.08‰的纤维素醚。本发明采用的砂浆稠化粉 购于上海安塔建材厂,本发明应用此砂浆稠化粉制备得到的砂浆能够满足可泵湿拌砂浆所 要求的性能。

本发明所述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本发明所用粉煤灰优选为II级灰;所用矿渣微粉优选为S95级或S105级;所用黄砂 细度模数优选2.5-3.0,级配二区中砂;所用砂浆缓凝剂优选为木质素磺酸盐;所述的砂 浆减水剂可为萘磺酸系高效减水剂等,上述纤维素醚优选为甲基纤维素醚。按比例称取各 种原料混合均匀,加入总料重量13%-18%的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试验过程及结果

试验方法:下述SP1~SP30按比例称取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加250Kg~300Kg的水 搅拌均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6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