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软组织力反馈触觉建模的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36150.7 | 申请日: | 2008-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军;徐晶晶;黄巧亮;陈孝凯;王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9B23/28;G01M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学成 |
| 地址: | 21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软组织 反馈 触觉 建模 测试 系统 | ||
1.一种生物软组织力反馈触觉建模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试系统包括单自由度 机械手、控制电路、电源和作业环境支架,其中单自由度机械手包括机械臂(1),力矩电 机(2),位置传感器(3),力传感器(4),电机支撑盘(5),底盘(6),手术针及其夹具 (7),控制电路包括力调理放大电路(8)、位置信号调理电路(9)、数据采集卡(10)、数 据存储显示计算机(11)、触觉建模计算机(12)、串口电路(13)、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14) 和电机驱动电路(15);所述电机支撑盘(5)包括上部支撑盘和下部支撑盘,其中力矩电 机(2)固定于电机支撑盘(5)之间,位置传感器(3)装设于力矩电机(2)的转轴下部, 所述电机支撑盘(5)的下部支撑盘与底盘(6)固定,机械臂(1)的一端与所述电机支撑 盘(5)的上部支撑盘固定,力传感器(4)固定于机械臂(1)的另一端,手术针及其夹具 (7)与机械臂(1)的另一端的顶部固定;力传感器(4)的输出端与力调理放大电路(8) 的输入端连接,力调理放大电路(8)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10)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位 置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位置信号调理电路(9)的输入端连接,位置信号调理电路(9) 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10)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卡(10)的输出端分别与数 据存储显示计算机(11)的输入端、触觉建模计算机(12)的输入端连接,触觉建模计算 机(12)依次串接串口电路(13)和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14)后经电机驱动电路(15) 与力矩电机(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作业环境支架由支架和盒子组成;电源分别与单自由 度机械手、控制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软组织力反馈触觉建模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 调理放大电路(8)包括力传感器接口(J1)、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二运算放大器(A2)、 可变电阻(Rp1)、五个电阻即第一电阻(R1)至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和第二 电容(C2);其中力传感器接口(J1)的1脚、2脚、3脚、4脚分别与力传感器(4)的输 出端连接,力传感器接口(J1)的1脚接电源的输出端,力传感器接口(J1)的2脚接地, 力传感器接口(J1)的3脚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2脚,力传感器接口(J1) 的4脚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3脚,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1脚分别接可 变电阻(Rp1)的一端和中间端,可变电阻(Rp1)的另一端串联第一电阻(R1)后接第一 运算放大器(A1)的8脚,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4脚、7脚分别接电源的输出端,第 一运算放大器(A1)的5脚接模拟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6脚串联第二电阻 (R2)后分别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 端接模拟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串联第五电阻(R5)后分别接第二运算放大器(A2) 的正输入端3脚、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模拟地,第三电阻 (R3)的另一端串联第二电容(C2)后分别接数据采集卡(10)的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 器(A2)的输出端6脚和负输入端2脚,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4脚、7脚分别接电源 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软组织力反馈触觉建模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 置信号调理电路(9)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A3)、第四运算放大器(A4)、五个电阻即第 六电阻(R6)至第十电阻(R10)、第一电解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 第六电容(C6)、并联稳压二极管(D1)、位置传感器接口(J2);其中并联稳压二极管(D1) 的阳极分别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一电解电容(C3)的负输入端、第四电容(C4) 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一电解电容(C3)的正输入端分别与并联稳压二极管 (D1)的阴极和参考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接模拟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 端分别接第三运算放大器(A3)的负输入端2脚、位置传感器接口(J2)的2脚,第三运 算放大器(A3)的正输入端3脚串联第八电阻(R8)后接模拟地,位置传感器接口(J2) 的1脚分别接第三运算放大器(A3)的输出端6脚、第九电阻(R9)的一端,位置传感器 接口(J2)的1脚、2脚分别按位置传感器(3)的输出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串联 第十电阻(R10)后分别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四运算放大器(A4)的正输入端3 脚,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串联第六电容(C6)后分别接数据采集卡(10)的输入端、 第四运算放大器(A4)的输出端6脚和负输入端2脚,第四运算放大器(A4)的4脚、7 脚分别接电源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61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及在苯气体处理的用途
- 下一篇:油炸锅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