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段式顶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5831.1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具两段式顶出机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利用模具成型工艺来制造塑料产品时,需要利用预先制造的模具结构,并通过注塑机将熔融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之中以达到成型产品的目的。
目前,多数的注塑模具在产品注塑成型后,采用多个顶针顶出产品的方式,将产品顶出,由此方法得到的产品可以有效避免产品被顶白或者顶凸的情况发生,且不会出现拉模的情况;然而,对于形体较深的加工产品而言,则需要采用具有顶块结构的模具对其进行加工,而该加工产品一般在顶块处也形成有一定的结构,因此,产品成型后难以从该模具中取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两段式顶出机构的模具,其可以分段顶出的方式将成型后的产品由加工模具中顺利顶出,从而得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段式顶出机构,应用于成型模具中,该模具至少公模板、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该两段式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锲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公模板上,其相对所述上顶出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第二锲块,固定安装于所述上顶出板上;挡板,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下顶出板上,于所述第一锲块斜面的相应处设置有斜靠破面;顶杆,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下顶出板上;以及弹性组件,连接至所述挡板与所述顶杆之间。
较优的,所述顶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挡板的长度。
较优的,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顶杆的斜靠破面与第一锲块的斜面相配合的设计,上顶出板先在第二锲块与顶杆的卡合状态下随着下顶出板一起运动,当上、下顶出板运动至顶杆的斜靠破面与第一锲块的斜面相遇时,顶杆将绕轴承顺时针发生旋转,使得第二锲块与顶杆解除卡合状态,上顶出板将不再随着下顶出板上移,从而实现两段式顶出的开模方式。该两段式顶出机构结构简单,且可适用于多种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开模状态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开模状态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开模状态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本发明的两段式顶出机构,应用于成型模具中,该模具至少公模板11、上顶出板12及下顶出板13,该两段式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锲块21,固定安装于所述公模板11上,其相对所述上顶出板12的一侧设置有斜面211;第二锲块22,固定安装于所述上顶出板12上;挡板23,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下顶出板13上;顶杆24,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轴承241安装于所述下顶出板13上,于所述斜面211的相应处设置有斜靠破面242;以及弹簧25,连接至所述挡板23与所述顶杆24之间。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为本发明开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于所述斜靠破面242与所述斜面211相遇之前,由于所述第二锲块22与所述顶杆24处于卡合状态,因此所述上顶出板12只能随着所述下顶出板13一起向靠近所述公模板11的方向移动(参阅图1);当所述斜靠破面242与所述斜面211相遇之后,所述顶杆24将绕所述轴承241顺时针发生旋转至所述第二锲块22与所述顶杆24之间解除卡合状态(参阅图2),此时,所述上顶出板12将不再随着所述下顶出板13一起向靠近所述公模板11的方向移动(参阅图3),从而实现两段式顶出的开模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5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弯道防侧翻限速警示系统
- 下一篇:模具滑块的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