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毒素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4946.9 申请日: 2008-11-11
公开(公告)号: CN101391098A 公开(公告)日: 2009-03-25
发明(设计)人: 柯学;陈真;郭青龙;王长江;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8/17 分类号: A61K38/17;A61K9/127;A61K47/24;A61P35/00
代理公司: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立冰
地址: 211198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蜂毒 脂质体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毒素的脂质体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蜂毒素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蜂毒(bee venom)是工蜂毒腺分泌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毒液,它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生物胺类和其它物质,其中肽类、酶类和非肽类构成蜂毒的主要活性成分。肽类包括蜂毒素、阿帕敏反应的主要物质。酶类主要包括多达55种以上的酶类物质,其中磷脂酶A2是受蜂蛰之后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非肽类包括组胺、各种生物胺类物质,与受蜂蛰之后产生疼痛有关。

蜂毒中研究较多的是蜂毒溶血肽,又称蜂毒素,占蜂毒干重的50%,是蜂毒的主要组成成分及活性成分。蜂毒素是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其相对分子量为2849,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为:甘-异亮-甘-丙-缬-亮-赖-缬-亮-苏-苏-甘-亮-脯-丙-亮-异亮-丝-色-异亮-赖-精-赖-精-谷-谷,强碱性,溶于水,其二级结构为α-螺旋结构。详见(王关林,邢卓.蜂毒肽的研究及展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87)

蜂毒肽通过多途径影响细胞的信号蜂毒传导系统,并可诱发神经酰胺合成及细胞凋亡,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等功效。最近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和抗HIV的作用。近20年来,先后发现其对多种肿瘤具有强烈的杀灭作用,这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有研究报道,其抗肿瘤作用优于去甲斑蝥素、大蒜素、华蟾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常用抗癌药物,是一个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天然药物。详见(顾桂秋,钱鹤声.蜂毒肽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蜂业,2006,57(8):33)(王硕丰,杨本明,李立标等.蜂毒素的药理作用研究及展望,天津药学,2003,15(4):53)

在我国,有关蜂毒医疗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关于蜂毒肽基础研究也十分活跃。但至今国内仍无蜂毒素相关制剂上市。曾有人研究注射用蜂毒冻干粉但因其对血管的刺激性未能应用于临床。蜂毒素自身的溶血作用和血管内皮细胞坏死等毒副作用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脂质体是解决上述问题首选的一类药物传递系统,因其可将蛋白多肽类药物包封在内,减缓药物的释放,从而避免由于溶液剂中全部剂量的药物快速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接触产生的刺激性问题。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蜂毒素普通脂质体仍不能完全消除蜂毒素的血管刺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适用的蜂毒素脂质体及其注射用冻干粉针,该蜂毒素脂质体冻干粉针在加入注射用生理盐水后能重新分散,本发明的蜂毒素脂质体不仅可延缓脂质体中的药物释放,延长其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可显著性地降低药物自身的毒副作用,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本发明的蜂毒素脂质体制剂,含下列组分及重量比:

蜂毒素             1

磷脂               5~40

胆固醇             1.3~10

泊洛沙姆           10~140。

本发明的蜂毒素脂质体制剂,各组分优选的重量比为:

蜂毒素             1

磷脂               10~20

胆固醇             1.7~5

泊洛沙姆           40~100。

本发明中,蜂毒素与磷脂、胆固醇、泊洛沙姆(poloxamer)的的配比直接影响到脂质体的质量。

所述磷脂优选大豆磷脂。

本发明所涉及的比例均为重量比。

当胆固醇和泊洛沙姆取一个固定值,磷脂取不同的重量时,蜂毒素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也不同。结果见表1。

表1.药物和磷脂的比例对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n=3)

从表可以看出,当蜂毒素和磷脂重量比小于1:5时,粒径较大,包封率过低;当蜂毒素和磷脂重量比大于1:40时,尽管包封率和粒径适宜,但脂质体溶液粘稠,且放置越久越粘稠;当蜂毒素和磷脂重量比在1:5~40范围内,包封率较高,粒径符合要求;当蜂毒素和磷脂重量比在1:10~20范围内,包封率高于90%,粒径符合要求,因此本发明中药物/磷脂的比例优选为1:10~20。

当磷脂和泊洛沙姆取一个固定值,胆固醇取不同的重量时,蜂毒素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也不同。结果见表2。

表2.药物和胆固醇的比例对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n=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4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