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唑酮生产中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956.0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司福星;余茂宽;高志凤;江书斌;梁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博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1/08 | 分类号: | C07D231/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3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 生产 废料 回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生产1-苯基-3-甲基-5-吡唑酮的母液池沉积废料及干燥产生变质废料中再次回收的方法,特别涉及其中的废料溶解及1-苯基-3-甲基-5-吡唑酮析出结晶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苯基-3-甲基-5-吡唑酮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医药、染料中间体,外观为淡黄色结晶或粉末。不溶于冷水,在100℃水中溶解度仅3%,易溶于有机溶剂,溶于强酸强碱。
1-苯基-3-甲基-5-吡唑酮的生产,现国内外的生产厂家主要采用苯胺重氮路线,生产过程为:水、盐酸、苯胺、亚硝酸钠进行冲淡化反应,加入硫酸进行水解,水解结束通氨中和,然后流加丁酮酰胺进行缩环合反应,最后进行离心干燥即得成品1-苯基-3-甲基-5-吡唑酮。在此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母液池沉积废料及干燥产生的变质废料,目前生产中存在的生产废料基本无法处理,造成环保不过关和收率较低。
1-苯基-3-甲基-5-吡唑酮的生产主要化学反应步骤如下:
2.1.1.重氮化
2.1.2冷还原
2.1.4水解
苯肼二磺酸胺的水解
过量还原剂的水解
(NH4)2SO3+H2SO4→(NH4)2SO4+H2O+SO2↑
NH4HSO3+H2SO4→NH4HSO4+H2O+SO2↑
SO2的回收
SO2+H2O→H2SO3,H2SO3+2NH3→(NH4)2SO3
2.1.5中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已有生产中存在的生产废料无法处理环保不过关、收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吡唑酮生产中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吡唑酮生产中废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反应釜中加入工艺用水在搅拌情况下加入H2SO4使其酸度达到3-10%;
b、用蒸汽将工艺酸加热至85℃开始投废料,投料比为:工艺酸∶废料∶活性炭=100∶(8-20)∶0.1,投料结束后温度控制在90~95℃保温20分钟;
c、保温结束后将料液放至滤槽用真空抽滤,将活性炭及杂质滤去,抽料至另一反应釜中滴加氨水进行中和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80±5℃,当PH值达到4时停止滴加,降温至50-70℃离心脱水即得1-苯基-3-甲基-5-吡唑酮湿品,再经过气流干燥即得1-苯基-3-甲基-5-吡唑酮干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既能解决吡唑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提高产物收率;整个回收过程无正压操作,设备投资小,设备利用率高,回收生产用时短(4.5-5小时),提高吡唑酮全程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向反应釜中加入工艺用水5000L在搅拌情况下加入硫酸150KG使其酸度达到3%,
b、用蒸汽将工艺酸加热至85℃开始投废料500KG,投活性炭5KG投料结束后温度控制在93℃保温20分钟。
c、保温结束后将料液放至滤槽用真空抽滤,将活性炭及杂质滤去,抽料至另一反应釜中滴加氨水进行中和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80±5℃,当PH值达到4时停止滴加,用去氨水220L。降温至50-70℃离心脱水即得1-苯基-3-甲基-5-吡唑酮湿品455KG,再经过气流干燥即得1-苯基-3-甲基-5-吡唑酮干品404KG。
下表为所提供的四个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博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博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脂型神经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段合成甲醇联产合成氨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