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腿菇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3376.1 申请日: 2008-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1743850A 公开(公告)日: 2010-06-23
发明(设计)人: 陈泽军;周瑞平;王涛;祝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44000***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鸡腿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方法,主要是利用多粮浓香白酒丢糟生产鸡腿菇的生 产方法。

背景技术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其菌肉肥厚,肉质洁白,细嫩如鸡丝,味道甘醇鲜美,滑嫩 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它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清心安神,降血压,抗肿瘤等。经常 食用有助消化,增加食欲。鸡腿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菌类产品。20世纪80年 代鸡腿菇在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相继人工栽培成功。我国鸡腿菇栽培发展较快,1997年 我国鲜鸡腿菇总量达0.05万吨,目前主要的栽培配方有:(1)棉籽壳90%,玉米粉8%,蔗 糖1%,尿素0.5%,石灰1.5%;(2)棉籽壳85%,麸皮12%,尿素0.5%,石灰2.5%。在这 2个配方中,棉籽壳主要提供迟效碳源和部分氮源,同时还起到保水透气的作用;麦麸主要 提供氮源、部分碳源和生长因子,蔗糖和玉米粉提供菌丝开始生长时的速效碳源。目前利用 上述2种配方生产鸡腿菇工艺已经成熟,全国范围内均有种植。从接种到出第一潮菇的时 间一般在80天左右,都在90%-100%。但是,上述2种配方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棉籽壳和麦 麸,直接导致生产成本较高,而在非产棉区成本更高。加上,目前几乎所有的食用菌栽培都 是以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材料(至少占培养料成分的60%以上),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进 一步发展,棉籽壳的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加剧,成本也会不断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多粮浓香白酒丢糟替代棉籽壳生产鸡腿菇菇的生产方法, 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多粮浓香型白酒丢糟为多种粮食混合发酵后加入大 量的糠壳,蒸馏生产白酒后的产物。因为白酒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粮食中的部分碳源和少 量氮源,所以多粮浓香型白酒丢糟中含有丰富的速效、迟效碳源、氮源以及生长因子,同时 多粮浓香型白酒丢糟中的糠壳还具有疏松培养料,使培养基紧实,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将新鲜浓香型白酒丢糟加一定量的石灰拌匀,调节pH值至10-12;堆闷48小 时,24小时翻堆1次,测PH值,PH值降到8-10后,按照浓香型白酒丢糟87%-93%,麦麸 1%-6.5%,尿素0.2%-0.5%,混合均匀,制成培养料,装瓶或装袋,121℃灭菌3-4小时, 按8%-10%的接种量接种,照传统的鸡腿菇发菌、出菇管理方法管理。由于新鲜白酒丢糟 中酸、醛、醇等会抑制菌丝生长的物质较多,所以无论是瓶栽还是袋栽都要调节好PH值并 灭菌,以减少酸、醛、醇对菌丝的伤害。本发明的出菇时间、转化率和菇品质均与传统培养料 栽培效果相当。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生产原料成本大幅下降。按照2008年11月上述各种主要原 材料的价格,以传统培养料配方1和本发明瓶栽配方在四川生产鸡腿菇的原料成本进行比 较,使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生产原料成本会下降70%。同时,由于使用新鲜的多粮浓香型 白酒丢糟,减少了丢糟摊晒环节,保护了环境。另外,本发明找到了一种利用浓香型白酒丢 糟的新工艺,也为我国食用菌生产过分依赖棉籽壳的问题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取新鲜多粮浓香型白酒丢糟(白酒厂从酒甑中出来5天以内均可),测定pH值,经 过大致计算后,加入石灰粉拌匀,调节pH值至11-12,堆闷48小时,24小时翻堆1次,PH值 降到8-10后,按照浓香型白酒丢糟93%,麦麸6.5%,尿素0.5%,混合 均匀。在拌匀的同时,缓慢加水,以手握培养料水分,指缝间有水滴但不下滴为标准。将拌 好的培养料装入体积为800毫升的蘑菇瓶中,装至瓶肩,用手稍压实,清理干净瓶口然后用 双层牛皮纸或4层报纸和细棉线封口,121℃灭菌3-4小时,按8%-10%的接种量接种。接 种完毕后,置于22℃-28℃的培养室内发菌40-45天即可满瓶。要求培养室内通风、透气、 避光,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菌丝完全发满后,移入出菇房,打开瓶口,加入按常规栽培准 备好的覆土材料,在发菌条件下再养菌10-15天。以散射光照射,并给予温差刺激,使菌丝 纽结出菇。菇房温度控制在16℃-22℃,以喷雾方式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出 菇期2-3个月,可连续连续采4-5潮菇,转化率可达80%-90%。在相同的管理、采摘条件 下,成菇质量与传统栽培工艺所产成菇基本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