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预制节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33234.5 | 申请日: | 200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民;刘立平;郑妮娜;姬淑艳;夏洪流;韩军;刘建伟;王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30 | 分类号: | E04C3/30;E04B1/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 地址: | 40004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结构 构造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用 预制 | ||
1.一种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它主要是由带有纵筋(1)的预制节(2)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构造柱上有与墙体咬接的马牙槎(5);所述纵筋(1)为4根纵筋;所述纵筋(1)沿竖轴方向穿插在所述预制节(2)中的正四棱柱(6)的四个角中;上下相邻预制节(2)的纵筋交接处设有箍筋(9);所述上下相邻预制节(2)的纵筋(1)为绑扎连接或焊接;所述构造柱是由预制节(2)通过凹槽(8)与凸台(7)咬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节(2)中设有空腔(3),上下相邻预制节(2)的空腔(3)至少部分重叠形成构造柱的腔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构造柱的腔体(4)中有混凝土或者构造柱的腔体(4)中有钢筋和混凝土。
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项所述的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预制节(2)的一端固定于基础或圈梁中,再以此预制节(2)为基础,在其上端依次安装其他的预制节(2),并对上下相邻预制节(2)的纵筋(1)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节预制节(2)安装好后,在其旁边砌筑墙体(10);等墙体(10)与预制节(2)等高时再安装下一节预制节(2);在墙体(10)砌筑时,将预制节(2)的纵筋裸露处用砂浆或混凝土灌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预制节(2)的空腔(3)至少部分重叠形成构造柱的腔体(4),砌筑完成后,在构造柱的腔体中浇筑混凝土:或者砌筑完成后,在构造柱的腔体中插入一根以上纵筋或纵筋与箍筋扎成的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
7.一种预制节(2),包括至少4根纵筋(1)和一个正四棱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四棱柱(6)的一端设置有凸台(7);所述4根纵筋(1)沿所述正四棱柱(6)的竖轴方向穿插在所述正四棱柱(6)的四个角中,并将凸台(7)包围;所述纵筋(1)的两端均伸出正四棱柱(6)外;所述正四棱柱(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凸台(7)相配合的凹槽(8);所述正四棱柱(6)的侧面与端面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能与墙体(10)咬接的马牙槎(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节(2),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四棱柱(6)和所述凸台(7)中设置有相通的可插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空腔(3);所述空腔(3)的横截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述马牙槎(5)完全覆盖所述正四棱柱(6)的侧面或端面;所述马牙槎(5)的高度为一块砖厚度或者多块砖块与多块砖块之间的灰缝的厚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2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片或多片多层多条组合地板的栅格座架网兜式铺设结构
- 下一篇:折叠式气压水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