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铝合金锥形薄壁件毛坯挤压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2984.0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谷成渝;朱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2 | 分类号: | B21C23/02;B21C29/00;C22F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铝合金 锥形 薄壁 毛坯 挤压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铝合金挤压成型工艺,特别涉及牌号为7A04材料的高强度铝合金锥形薄壁件毛坯挤压工艺。
背景技术
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在新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材料的塑性差不利于挤压成型,因此通常采用机加工,但是,对于薄壁件零件,用棒料进行机成型,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材料利用率低,这种产品目前在进行口的数控车床上加工(美国哈田),生产能力不到100件/班,材料利用率在12.1%。该产品材料牌号为7A04,属于超硬铝合金,目前国内对这类高强度铝合件的加工主要采用温挤方式,挤成坯件后在进行机加,但由于产品的形位精度要求高,温挤方式难以满足产品形位精度要求,比冷挤方式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锥形薄壁件毛坯挤压成型工艺,解决了高强度铝合金锥形薄壁件毛坯挤压成型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体工艺顺序步骤如下:
(1)在车床上将棒料切成节料;
(2)将节料放入箱式电炉加热,温度达到380℃±10℃后保温3h,随炉冷却到室温;
(3)将节料清洗干净后,氧化处理10min~15min,取出烘干后将节料均匀地涂上硬脂酸锌粉;
(4)正挤压整形:将节料放入挤压模具中进行正挤压,挤出锥台外形;
(5)将正挤压得到的工件清洗干净后,烘干;
(6)将工件放入箱式电炉加热,温度达到380℃±10℃后保温3h,随炉冷却到室温;
(7)将工件清洗干净后,氧化处理10min~15min,取出烘干后将工件均匀地涂上硬脂酸锌粉;
(8)一次挤锥孔:将工件放入挤压模具中进行复合挤压,预挤出锥孔;
(9)将工件清洗干净后,烘干;
(10)将工件放入箱式电炉加热,温度达到380℃±10℃后保温3h,随炉冷却到室温;
(11)将工件清洗干净后,氧化处理10min~15min,取出烘干后将工件均匀地涂上硬脂酸锌粉;
(12)二次挤锥孔:将工件放入挤压模具中进行复合挤压,挤出锥孔;
(13)将工件清洗干净后,烘干;
(14)将工件放入箱式电炉加热,温度达到485℃±5℃后保温1.5h,快速放入60℃~75℃热水槽中进行固溶处理;
(15)将工件放入箱式电炉加热,温度达到140℃±5℃后保温8h后打开炉门,空冷到室温,即进行时效处理;
(16)外形机加工,得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发明挤形工艺采用冷挤压成型工艺,挤压产品位精度高、壁薄,经挤压后产品的锥孔不再进行机加工,精度完全达到产品的精度要求,加工质量超过机加产品,产品质量稳定。
2.本发明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高,一台液压机生产节拍为2件~3件/min,每班一台可生产1000件左右,能满足生产要求。
3.本发明加工的方式,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主要体现在:1)减少加工成本,目前该产品机加工成本在20元/件左右,而用挤压后加工成本在4元件左右,每件节约加工费16元;2)减少材料消耗,机加下料材料费7.6元/件,而用挤压材料费2元/件,每件节约材料费5.6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坯料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挤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次挤锥孔图
图4、为本发明的二次挤锥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工艺顺序步骤如下:
(1)在CK6136车床上,将直径为φ30棒料切成长度为27mm的节料;
(2)将节料放入型号CS101箱式电炉加热,温度达到380℃±10℃后保温3h,随炉冷却到室温;
(3)将节料用热水中清洗干净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浓度为NaOH40-60g/L,溶液温度60℃~70℃)中进行氧化处理,时间10min~15min,取出烘干后将节料均匀地涂上硬脂酸锌粉;
(4)正挤压整形:将节料放入挤压模具中进行正挤压,挤出锥台外形;
(5)将工件用热水中清洗干净后,烘干;
(6)将节料放入型号CS101箱式电炉加热,温度达到380℃±10℃后保温3h,随炉冷却到室温;
(7)将节料用热水中清洗干净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浓度为NaOH40-60g/L,溶液温度60℃~70℃)中进行氧化处理,时间10min~15min,取出烘干后将节料均匀地涂上硬脂酸锌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