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杆球阀式车辆液力减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2845.8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改 |
主分类号: | B60G13/06 | 分类号: | B60G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球阀 车辆 液力减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液力减振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车辆液力减振装置,包含阀片式节流阀及活塞。阀片式节流阀内有主油孔、阀片及微孔,阀片由精细加工制成。当液力减振装置的活塞向节流阀方向运动时,阀片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将主油孔关闭,流体不能通过主油孔流动,而通过微孔流动,从而限制液流流动,减小活塞运动速度,起到减振作用。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是,结构比较复杂,阀片需精细加工,生产成本较高,运行中阀片容易变形,堵塞主油孔,导致工作不稳定,影响减振效果。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流阀装在活塞连杆上的连杆球阀式车辆液力减振装置。
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连杆球阀式车辆液力减振装置,包含外筒、内筒、活塞连杆、外筒端盖及节流阀;外筒左端封闭,右端装外筒端盖,外筒端盖可以从外筒上拆下,外筒端盖中央有活塞连杆孔,活塞连杆可在活塞连杆孔中运动;内筒的左端开口,内筒装在外筒内,内筒的右端装在外筒端盖上,外筒与内筒之间容减振液;节流阀包含阀体、活塞环、球阀芯、弹簧及弹簧座,阀体的外径略小于内筒内径,阀体有二阶孔,二阶孔的左段孔为主油孔其内径小于右段孔内径,右段孔为球阀芯孔其内径大于球阀芯的直径,球阀芯孔的右段有内螺纹,在阀体的主油孔之旁有微孔,球阀芯孔的侧壁上有数个侧油孔,球阀芯及弹簧装在球阀芯孔内,球阀芯位于主油孔的右端,弹簧及弹簧座位于球阀芯的右面;活塞连杆的左端有与阀体的球阀芯孔右段的内螺纹相适应的外螺纹,活塞连杆以此外螺纹与阀体的球阀芯孔右段的内螺纹连接,并以其左端面顶压弹簧座及弹簧,使弹簧产生一定的预压力;阀体的外表面左段上有活塞环槽,活塞环装在活塞槽中,活塞环的外直径等于内筒的内径;节流阀及活塞连杆装在内筒内;外筒装在车轮上,活塞连杆的右端与车架连接。
在运行中,节流阀起打开和关闭主油孔的作用;当活塞杆带动节流阀的阀体向左方运动时,内筒左段内的液体液压推动球阀芯将主油孔打开,内筒左段的液体可通过主油孔及侧油孔进入内筒右段;当活塞杆带动节流阀向右方运动时,球阀芯将主油孔关闭,内筒右段内的液体只能通过阀体上的侧油孔及微孔流向内筒左段,减缓液流的流动,从而起到减振作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应用于车辆减振。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节流阀因阀片变形而产生主油孔堵塞的故障发生,从而提高减振装置工作可靠性,延长减振装置的寿命,已有技术阀片式减振装置的使用寿命为20万公里,本发明减振装置经试验使用寿命可达40万公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图1中,1为外筒,2为内筒,3为活塞连杆,4为外筒端盖,5为节流阀,6为阀体,7为活塞环,8为球阀芯,9为弹簧,10为弹簧座,11为主油孔,12为球阀芯孔,13为微孔,14为侧油孔,15为活塞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包含外筒1、内筒2、活塞连杆3、外筒端盖4及节流阀5;外筒1左端封闭,右端装外筒端盖4,外筒端盖4可以从外筒1上拆下,外筒端盖4中央有活塞连杆孔,活塞连杆3可在活塞连杆孔中运动;内筒2的左端开口,内筒2装在外筒1内,内筒2的右端装在外筒端盖4上,外筒1与内筒2之间容减振液;节流阀5包含阀体6、活塞环7、球阀芯8、弹簧9及弹簧座10,阀体6的外径略小于内筒2内径,阀体6有二阶孔,二阶孔的左段孔为主油孔11其内径小于二阶孔右段孔内径,右段孔为球阀芯孔12其内径大于球阀芯8的直径,球阀芯孔12的右段有内螺纹,在阀体6的主油孔11之旁有微孔13,球阀芯孔6的侧壁上有数个侧油孔14,球阀芯8、弹簧9及弹簧座10装在球阀芯孔12内,球阀芯8位于主油孔11的右面,弹簧9及弹簧座10位于球阀芯8的右面;活塞连杆3的左端有与球阀芯孔右段的内螺纹相适应的外螺纹,活塞连杆3以此外螺纹与球阀芯孔右段的内螺纹连接,并以其左端面顶压弹簧座10及弹簧9,使弹簧9产生一定的预压力;阀体6的外表面左段上有活塞环槽15,活塞环7装在活塞槽15中,活塞环7的外直径等于内筒2的内径;节流阀5及活塞连杆3装在内筒2内;外筒1装在车轮上,活塞连杆3的右端与车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改,未经黄明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滴定管
- 下一篇:草席编织机送线滚筒调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