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耐磨叶轮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32564.2 | 申请日: | 200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华;彭建洪;刘文刚;岑启宏;武宏;牛立斌;付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19/08 | 分类号: | B22D19/08;B65G2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生 带状 硬质 复合 耐磨 叶轮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浆、泥浆、煤粉、石油等的物料输送领域的送物料机械设备的叶轮部件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耐磨叶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冶金、矿山、电力等工业行业广泛应用浆泵、粉煤泵等来输送矿浆、泥浆、粉煤等,而且用量巨大。传统的叶轮的制造通常采用高合金钢、铸铁、陶瓷及聚氨酯有机体等材料制作,由于叶轮在泵高速运转中受到物料的强烈冲刷作用而磨损严重,而且多数工况都存在腐蚀环境,从而加大了材料的损耗。叶轮存在的严重磨损和腐蚀,破坏了叶轮的平稳性,产生强烈振动和噪声,降低了泵的物料输送效率,甚至使整个物料输送系统由于压力不够而不能正常工作,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备件费用和检修费用。因此,多种工况下都对叶轮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制作叶轮的材料有高合金、铸铁、陶瓷及聚氨酯有机体等材料。高合金叶轮耐磨性一般,抗腐蚀性较差,且成本较高,其使用寿命短,通常为2-4个月;高铬铸铁材料虽耐磨性能,但难以进行机械加工;陶瓷叶轮耐磨性能好,但容易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冲击而发生脆裂而报废,并且生产工艺要求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且成品率低,所以很少有实际应用。聚氨酯叶轮由于重量轻、成型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高而在近年来有所应用,但使用中发现,聚氨酯叶轮在输送细颗粒的物料时,使用效果较好,当物料中存在对大颗粒尖锐棱角的颗粒时,由于叶轮的高速运转,将受到高应力冲击,导致叶轮被撕裂破坏。因此单一材料无法满足对叶轮强度、韧性、耐磨性、易加工性等多方面的性能要求,必须开发出新型的复合材料来生产叶轮,以满足各行业对叶轮的生产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耐磨叶轮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明制备的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耐磨叶轮,其综合性能显著优于高合金、铸铁、陶瓷及聚氨酯有机体等材料制成的叶轮,其规模化推广将显著提高行业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耐磨叶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耐磨叶轮的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的表面为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为高硬度柱/带状硬质相和高韧性基体金属冶金结合而成,具体制备至少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用合金粉芯丝/带材按照叶轮的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形状编织成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的合金粉芯丝/带材骨架;
步骤二,采用树脂砂按照铸造工艺要求制作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铸型;
步骤三,将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的合金粉芯丝/带材骨架放置在铸型的型腔中,合金粉芯丝/带材骨架5的实际体积占表面复合层总体积的20%~80%;
步骤四,将冶炼熔化的高温基体金属钢液浇入到铸型的型腔内,利用高温基体金属钢液的热量,对编制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的合金粉芯丝/带材骨架进行铸渗、烧结或溶化,合合金粉芯丝/带材中的合金元素在高温基体金属钢液热量下进行短程扩散,在原位生成高度弥散的高硬度柱状合金硬质相;
步骤五,室温冷却,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生成的高硬度柱状合金硬质相与基体金属冶金过渡结合融为一体,取出铸件,清砂处理,制得以高韧性高强度的金属为基体、内含冶金结合的高硬度柱/带状合金硬质相的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
步骤六,对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进行机加工,达到规定尺寸精度要求;
步骤七,机加工完成后,将前盖板、后盖板和叶片通过焊接或连接到叶轮的轴箍上,形成高耐磨的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耐磨叶轮。
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耐磨叶轮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合金粉芯丝/带材,内部填充合金粉末,在基体金属液的高温作用下,合金粉芯丝/带材中的合金粉末烧结、溶解、扩散,与基体金属液发生冶金化合反应,同时由于合金粉末的吸热作用,降低了局部的温度,缩短了结晶过程,阻碍了合金元素的进一步扩散,从而使合金元素在原位富集,晶粒显著细化,析出大量弥散的高硬度的硬质化合物,凝固后便形成了镶嵌在基体金属中的宏观上呈柱/带状的硬质相,并与基体金属形成良好的冶金过渡结合,界面结合牢固,解决了硬质相脱落、碎裂的难题,耐磨性与韧性有机统一,且复合体的抗拉性能和抗压性能好。本法制备的高耐磨原生柱/带状硬质相复合叶轮的整体性能优良,显著优于高合金钢、铸铁、陶瓷及聚氨酯有机体等材料制成的各种叶轮。
2、合金粉末可根据工件的使用要求进行配比,成分可调,适应性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