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2388.2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希胜;张亚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希胜;张亚密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化疗 血小板 减少 药物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二)背景技术
化疗是防治恶性肿瘤的三个主要手段之一,但难以避免的毒副作用不仅引起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常常也会导致血小板的明显下降,严重者因出血而死亡。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化疗方案的引入及化疗剂量的增大,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治愈率或缓解率。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则是不同程度的急性或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且发生率及程度也不断增加。血小板的恢复较中性粒细胞更晚、更困难,影响患者的继续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主要有丝裂霉素,吉西他滨,卡铂,尼莫司汀,长春新碱,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环磷酰胺,阿霉素等。其发生机制为:1、血小板生成减少:化疗药及恶性肿瘤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2、血小板破坏过多;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
对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输注血小板疗效肯定,但血小板保存时间短、供血来源缺乏、花费较高且可能发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感染、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从而限制了血小板输注。重组人TPO虽能有效地促进非造血系统肿瘤化疗后血小板生成,但对造血系统肿瘤化疗后的作用并不理想。且TPO起效时间较慢,在实体肿瘤强化治疗中效欠佳。现在临床上普遍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IL-11能够剌激造血干细胞及巨核细胞前体细胞增殖,诱导巨核细胞成熟,使外周血小板增加。且已经通过DNA重组技术生产,称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由美国geneticsInstitute研制,1997年11月经FDA批准上市,商品名Neumega。IL-11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乏力、头晕头痛、肌肉关节疼痛,个别患者出现皮疹、心慌和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房早博、窦性心动过速和I度房室传道阻滞。上述副作用及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和脾胃,补血止血,可避免恶性肿瘤患者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并保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方案的正常进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本发明是由以下中药原料的重量制成:仙鹤草30~50克、花生衣30~50克、大枣8~10枚。其制作工艺为花生红衣的乙醇提取液,仙鹤草及大枣的水提取液,将以上三种提取液混合、浓缩、干燥、粉碎、制粒、整粒、再干燥、最后装胶囊(0.4g/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调和脾胃,补血止血,可避免恶性肿瘤患者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并保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方案的正常进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1.1本发明于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在陕西中医学院对50例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观察。其中包含肺癌18例、乳腺癌10例、结肠癌9例、胃癌8例、恶性淋巴瘤5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40-75岁一般情况良好,karnofsky评分>70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化疗后血象显示血小板<80×109/L,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
1.2方剂组成由仙鹤草30~50克、花生衣30~50克、大枣8~10枚。制成胶囊。
1.3用药方法将上述人员分早晚服用,用药七天为一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血小板升高绝对值>20×109/L;有效:血小板升高值>化疗后血小板值;无效:血小板值不升或降低。
2.有效性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希胜;张亚密,未经王希胜;张亚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