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动式微型直接液体燃料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9773.1 | 申请日: | 200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生;刘冲;李苗苗;徐征;王立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00 | 分类号: | H01M8/00;H01M8/02;H01M8/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关慧贞 |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式 微型 直接 液体 燃料电池 | ||
1.一种被动式微型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它由储液组件、燃料电池发电单元和进料池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燃料电池发电单元采用了组合流场板结构,组合流场板结构由流场板(5)、流体通道板(6)和密封板(7)三部分组合而成,流体通道板(6)安装在流场板(5)和密封板(7)之间,它们通过4套上螺栓(17)和上螺母(16)紧固在一起;组合流场板结构的流体入口(k)与进料池(13)的进料腔(b)相通,流体出口(j)与储液池(3)的储液腔(a)相通,且组合流场板的出口(j)位于储液腔(a)的液面以上;燃料电池发电单元包含阳极端板(4)、组合流场板结构、阳极集流板(8)、厚度匹配框(9)、膜电极三合一组件(10)、阴极集流板(11)和阴极端板(12);燃料电池发电单元依照:阳极端板(4)、组合流场板结构、阳极集流板(8)、厚度匹配框(9)、膜电极三合一组件(10)、阴极集流板(11)和阴极端板(12)的次序从左到右依次安装,通过8套螺栓(14)和螺母(15)紧固在一起;储液组件包括盖板(1)、气液分离膜(2)和储液池(3),气液分离膜(2)通过密封胶粘接在盖板(1)和储液池(3)中间,储液组件通过储液池(3)底部的方孔套装在燃料电池发电单元的阳极端板(4)顶部,储液池(3)的2个顶板孔(f)通过燃料电池发电单元的阳极端板(4)两侧的流体通道孔(e)与进料池(13)的进料腔(b)相通;进料池(13)套装在燃料电池发电单元的阳极端板(4)底部,进料池(13)的入口底板孔(d)通过阳极端板(4)的流体通道孔(e)与储液组件的储液腔(a)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微型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其燃料电池发电单元的特征是,组合流场板结构采用平行流场板(5′)、多通道流场的流体通道板(6)和密封板(7′)三部分组合而成,或采用蛇形流场板(5″)、单通道流场的流体通道板(6″)和密封板(7′)三部分组合而成,或采用交指流场板(5″′)、单通道流场的流体通道板(6″)和密封板(7′)三部分组合而成,或采用螺旋流场板(5″″)、单通道流场的流体通道板(6″)和密封板(7′)三部分组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微型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其燃料电池发电单元的特征是,组合流场板结构的材料为金属或聚合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97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器柜上用的底座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表面结构的碱溶液湿法腐蚀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