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菌剂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9592.9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爽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59/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菌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灭菌”即是要将所有的卫生物和病毒全部杀灭,以达到无菌的目的。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危机四伏,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菌和病毒,它们通过呼吸道、消化系统或皮肤接触侵入我们的身体,引发各种疾病,甚至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据卫生部门统计,每年因胃肠病死亡者达30多万人,大多是因为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导致的,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常发病,例如:感冒、痢疾、皮肤病、性病、妇科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等,也都是因为致病菌、病毒的侵入与其它条件并发所致。预防这些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日常生活环境、饮食及人体自身方面的卫生消毒工作。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日常生活环境作全方位的消毒,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素质,更能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杀菌剂,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毒性,其残留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在实践中采用涂被保鲜法、化学贮藏法、生物防腐法等多种手段来防止贮藏果蔬被霉菌侵染而腐烂变质,或抑制果蔬新陈代谢,防止衰老,延长贮藏保鲜期。从防腐剂的选择来看,以往我国应用最多的是托布津和多菌灵两种杀菌剂,其突出特点是高效而且有内吸作用,主要缺点是由于抗性菌系出现较快而导致药效降低,内吸作用则导致残留量高。该防腐剂若用于苹果、梨等薄皮果类,残留浓重的农药味则成为其明显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灭菌效果好、安全无毒害的灭菌剂,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是含有纳米金属、光催化剂、分散剂和水的pH值为6~7的中性水溶液,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成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配比:
纳米金属0.10~2.5 光催化剂1.0~25.0
分散剂0.50~14.0 水80~98;
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乙二醇、六偏磷酸钠、硅酸钠、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乙二醇可以单独使用,其它几种需共同使用。
所述的纳米金属为5~60nm单质银,光催化剂包括担载二氧化钛以介孔二氧化硅材料MCM-41或AIMCM-41为基体的可见光催化剂或紫外光催化剂,可以是10~30nm二氧化钛、5~30nm氧化锌、2~30nm氧化镁中的至少两种。
一种果蔬保鲜灭菌剂制作方法,将上述的前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打浆,然后涂敷于纸质基材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安全无毒害:本发明把光催化的分解乙烯功能和纳米单质银的杀菌功能结合用于果蔬保鲜,不含防腐剂,不仅可以杀死霉菌,而且还可以杀死细菌,由于本产品含有无机杀菌剂,不会使果品产生异味,除杀菌外,还有分解乙烯的功能,与已有的保鲜纸相比,成分及功效均不同,而且不含氯;
2、灭菌效果好:本发明采用了高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也有较高的活性,因而即使不用紫外线也可以杀菌;
3、工艺简单:本发明不需要大的设备投资,使用方法简便,可以用作保鲜涂料,直接涂抹、喷洒等方法施于果蔬的表面,风干后形成一层薄薄的透明被膜,用以增强果蔬皮层的防护作用;适当堵塞开孔部,抑制呼吸作用,减少营养消耗;抑制水分散发,防止皱缩萎蔫;抑制微生物侵入,防止腐败变质。也可将粉状保鲜剂装入透气好的布袋中,封口备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是含有纳米金属、光催化剂、分散剂和水的pH值为6~7的中性水溶液,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成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配比:
纳米金属0.2 光催化剂6.8
分散剂8.0 水85。
所述的分散剂是乙二醇。
所述的纳米金属为5~60nm单质银,光催化剂包括担载二氧化钛以介孔氧化硅材料MCM-41或AIMCM-41为基体的可见光催化剂或紫外光催化剂,是10~30nm二氧化钛、2~30nm氧化镁。
一种果蔬保鲜灭菌剂制作方法,将上述的前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打浆,然后涂敷于纸质基材上。
实施例2
本发明是含有纳米金属、光催化剂、分散剂和水的pH值为6~7的中性水溶液,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成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配比:
纳米金属2.0 光催化剂10.0
分散剂8.0 水80。
所述的分散剂是六偏磷酸钠、硅酸钠、乙醇中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爽,未经陈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95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链路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