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往复式碎料机及碎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9436.2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齐忠昱;方明勋;王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2C4/42 | 分类号: | B02C4/42;B02C4/10;B02C4/3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 式碎料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碎料机,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碎料机及碎料方法。
背景技术
由罐式炉煅烧后的石油焦因体积大,需要破碎后达到一定的粒度后才能 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以往的破碎机设备复杂,造价高,能源消耗大,工作 效率低,而且所用设备是非封闭式的,在破碎过程中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破碎煅后石油焦的往复式碎料 机及碎料方法,其目的是将煅后石油焦按照所需要的粒度进行破碎,降低设 备成本,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往复式碎料机,其结构 如下: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偏心轮装置连接,偏心轮装置的输出端与只能做 水平直线运动的水平拉杆连接,水平拉杆经过摇臂杆与各棘轮杆连接,每个 棘轮杆经棘轮带动各自的破碎辊,破碎辊安装在破碎室内。
所述的偏心轮装置的输出端为摆动杆,摆动杆与水平拉杆连接。
所述的破碎室为1至2排,每排为1至20个。
所述的棘轮杆的一端与摇臂杆铰接另一端与棘爪铰接。
所述的棘轮通过方轴与破碎辊连为一体。
所述的破碎辊上设有6至12个破碎齿。
所述的破碎室的机壳安装在基础上,机壳上设有清理孔,机壳的外侧设 置有加强筋。
所述的传动装置结构如下:电机的输出端与一号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 一号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二号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二号减速器有两个输出端 分别与联轴器连接,传动轴通过轴承座、联轴器与偏心轮装置连接。
所述的水平拉杆与水平拉杆导向装置连接。
所述的摇臂杆两端分别与水平拉杆和棘轮杆铰接。
所述的偏心轮装置是这样构成的:偏心轮镶嵌在左偏心套和右偏心套之 间,左偏心套和右偏心套由紧固件固定,偏心轮绕A点旋转,A点也是传动 轴的旋转中心,B点是左偏心套和右偏心套合并在一起时的中心,摆动杆8 与右偏心套18连接。
所述的左偏心套和右偏心套由紧固件固定。
一种往复式碎料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被破碎物料从破碎室的物料入 口进入,传动装置的电动机旋转带动偏心轮装置旋转,偏心轮装置带动只能 做水平直线运动的水平拉杆做水平直线的往复运动,当水平拉杆向左运动时, 摇臂杆拉动棘轮杆的铰接点绕棘轮的中心点顺时针旋转,此时棘爪的前端卡 在棘轮的槽内并推动棘轮顺时针旋转,棘轮带动破碎辊也顺时针旋转,由于 破碎室固定,物料则被破碎,物料从物料出口排除,当水平拉杆向右运动时, 摇臂杆拉动棘轮杆的铰接点绕棘轮的中心点逆时针旋转,此时棘爪的前端与 棘轮打滑,即棘轮不转动,被破碎的物料从物料出口流出。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特点是只需要一套传动装置即可带动多个破碎室进行物料破 碎,可实现长距离、多点破碎物料且产能大。在图2的视图中可两面安装2 至40个破碎室,本发明运行稳定、安全,结构简单和便于维修。本发明将煅 后石油焦按照所需要的粒度进行破碎,降低了设备成本,降低了能耗,提高 了工作效率。在破碎室内封闭式破碎,在破碎过程中不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碎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本发明的偏心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棘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碎料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一号减速器;3.二号减速器;4.联轴器;5.轴承座;6. 传动轴;7.偏心轮装置;8.摆动杆;9.水平拉杆导向装置;10.水平拉杆;11. 摇臂杆;12.棘轮杆;13.破碎室;14.物料入口;15.物料出口;16.左偏心套; 17.偏心轮;18右偏心套;19.棘爪;20.棘轮;21.清理孔;22.方轴;23.破碎 辊;24.破碎齿;25.机壳;2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 实施例所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9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