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辣烫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8823.4 申请日: 2008-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1401660A 公开(公告)日: 2009-04-08
发明(设计)人: 刘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 刘海兵
主分类号: A23L1/39 分类号: A23L1/39;A23L1/22
代理公司: 锦州恒大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 明
地址: 121000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麻辣烫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食品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麻辣烫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麻辣烫是一种四川小吃,具有麻、辣、热、香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麻辣烫的主料可以蘸食,也可以放在汤中食用。蘸食是将调味品制作成调料,再用漂烫熟的主料蘸上调料食用,调料主要由牛油、菜油、郫县豆瓣酱、豆豉、干辣椒、麻椒、花椒、胡椒粉、姜、桂皮、草果、排草、白菌、冰糖、料酒、精盐等构成。调料的制作方法是,先将菜油烧热,放入花椒,炒出香味后,放入鲜汤,再放入牛油、郫县豆瓣酱、豆豉、干辣椒、麻椒、胡椒粉、姜、桂皮、草果、排草、白菌、冰糖、料酒、及精盐,烧开后,去掉泡沫,即成为调料。主料放在汤中食用是将调味品制作成汤料,再将漂烫熟的主料放入汤料中食用。汤料的构成与蘸食麻辣烫的调料大至相同,汤料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牛油和菜油烧热,放入葱、姜、蒜,炒香后,再放入干辣椒、麻椒、胡椒粉、桂皮、草果、排草、白菌,炒好备用,将鲜汤加热,放入郫县豆瓣酱、豆豉、冰糖、料酒、精盐及炒好的料,再熬制 30分钟,即成为汤料。上述麻辣烫存在的主要主要问题是:1、采用的调味料品种繁多,成本较高,且制作工艺复杂,炒料及调汤专业性较强,不容易掌握,因此,很难进入到普通的家庭中,人们只能到经营麻辣烫的专业店铺中品尝麻辣烫。2、在口味上偏重于鲜味和甜味,不适合于北方人的口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麻辣烫制作方法存在的调味料品种繁多、制作工艺复杂、口味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调味品少、制作工艺简单、肉香浓郁的麻辣烫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制作方法是: 

1、将猪骨棒折断,放入锅中,向猪骨棒中按重量比2~3:50加水,烧开后,煮20~50分钟,然后,使猪骨汤保持在微沸状态,备用; 

2、向芝麻酱中按重量比1:2加入开水,搅拌,使水完全溶入到芝麻酱中,直至粘稠状,成为芝麻酱糊,备用; 

3、将植物油加热到100~150℃,然后,按重量比1:2加入到辣椒沫中,搅拌均匀,制成油辣椒,备用; 

4、用水清洗主料,并把较大的主料切分成容易漂烫熟,且适合于食用的适当尺寸,将主料放入微沸的猪骨汤中,漂烫3~8分钟,备用; 

5、将漂烫好的主料放入碗中,加入十八味调味料、麻油、芝麻酱糊、油辣椒、精盐及微沸的猪骨汤,即成为麻辣烫,主料、十八味调味料、麻油、芝麻酱糊、油辣椒、精盐及猪骨汤之间按重量比的比例为:200~300∶20∶10∶50∶10∶1.5~3∶300~50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厂家生产的麻油及十八味调味料,既保证了调味料的质量和口味,又减少了调味料的种类和数量,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还不用炒料,简化了麻辣烫的制作工艺,使麻辣烫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方便、快捷,容易掌握,人们在自己的家中就可以制作和品尝麻辣烫。 

2、将主料放入微沸的猪骨汤中漂烫,既减少了设备的用量,简化了制作工艺,还使猪骨汤肉香味浸入到主料中,食用更加鲜香可口。 

3、用猪骨棒制作汤料,肉香风味更加浓郁,并把猪骨汤与麻油、十八味调味料、芝麻酱和油辣椒结合在一起,因而,本发明制作的麻辣烫具有独特而浓郁的麻、辣和肉香风味,且香而不腻,色泽美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1、取猪骨棒2000克,将猪骨棒折断,放入锅中,向猪骨棒中加入水50000克,烧开后,煮20分钟,然后,使猪骨汤保持在微沸状态,备用; 

1.2、取芝麻酱1000克,向芝麻酱中加入开水2000克,搅拌,使水完全溶入到芝麻酱中,直至粘稠状,成为芝麻酱糊,备用; 

1.3、取植物油1000克,将植物油加热到100℃,然后,加入到2000克辣椒沫中,搅拌均匀,制成油辣椒,备用; 

1.4、用水清洗主料,并把较大的主料切分成容易漂烫熟,且适合于食用的适当尺寸,所述的主料为新鲜叶茎类蔬菜、食用菌、豆制品、鱼肉蛋类或其制品,主料根据食用者的口味选用,将主料放入微沸的猪骨汤中,新鲜叶茎类蔬菜漂烫3~4分钟,食用菌及豆制品漂烫3~5分钟,鱼肉蛋类或其制品漂烫4~8分钟,备用; 

1.5、取漂烫好的主料200克放入碗中,加入十八味调味料20克、麻油10克、芝麻酱糊50克、油辣椒10克、精盐1.5克及微沸的猪骨汤300克,即成为麻辣烫。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兵,未经刘海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