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坯结晶器内水套弧形内腔的仿形车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8748.1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文;黄广勇;宋壮烈;张大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冶金结晶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36 | 分类号: | B23B5/36;B23Q35/4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宝贵 |
地址: | 116037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 内水套 弧形 车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殊工件的加工车床或车削装置,尤其涉及用仿形装置进给且具有旋转刀架的车床或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结晶器水套是结晶器总成中的一个部件,它套装于结晶器铜管的外面且与铜管的外廓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隙,形成一个固定的水缝,保证高压循环冷却水均匀地通过,使结晶器铜管均匀地吸收铜管中钢水的热量,以便使钢水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等厚度的坯壳。鉴于结晶器的水套管与铜管均非直管段,他们都是具有一定弧度的弯管,所以加工难度很大。国内外关于结晶器水套的加工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采用数控机床在圆柱体不锈钢管坯上加工具有不同圆截面母线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加工周期长、成本高、加工精度低和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出,旨在克服现有加工方法的缺点,设计了一种仿形装置进给且具有旋转刀架的车削装置来实现这种特殊工件的车削加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圆坯结晶器内水套弧形内腔的仿形车削装置,包括床头箱卡盘、尾座顶尖和溜板箱、溜板箱上带中托板,其特征在于中托板的两侧固定有托架,托架上有顶丝杆,其前端连接压靴,通过压靴将工件卡固在托架中;工件中有刀盘,刀盘套装在刀杆轴上,并通过刀盘锁紧螺母紧固;在所述中托板的非操作侧有连扳,其一端与中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模机构连接,所述靠模机构包括模板、辊轮和辊轮轴,所述的模板中有仿形槽口,辊轮位于仿形槽口中,并借助辊轮轴和连板带动中托板作径向限制运动;所述中托板在溜板箱的带动下作轴向移动;所述的刀杆轴则由床头箱卡盘带动作旋转运动。
所述的模板上有仿形槽口,其形状为弧形、锥形或抛物线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精度高、提高了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靠模走刀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加工件内腔断面示意图。
在图中:1、床头箱卡盘 2、刀杆轴 3、工件 4、托架 5、顶丝杆 6、压靴 7、车刀 8、刀盘 9、刀盘锁紧螺母 10、连扳 11、溜板箱上的中托板 12、尾座顶尖 13、模板支架 14、模板 15、辊轮 16、辊轮轴 17、溜板箱上中托板的燕尾导轨 18、溜板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圆坯结晶器内水套弧形内腔的加工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基于普通车床的用于加工圆坯结晶器内水套弧形内腔的车削装置,由普通车床拆除小刀架及大刀架传动丝杠后的刀架部分改造而成,其结构包括床头箱卡盘1、尾座顶尖12和溜板箱18,所述溜板箱上带有中托板11,其特征在于中托板11的两侧面固定有托架4,托架4上有顶丝杆5,其前端连接压靴6,通过该压靴将工件3卡固在托架4中;工件3中有刀盘8,刀盘8在刀杆轴2上,并通过刀盘锁紧螺母9紧固,刀盘8上装有车刀7,车刀在刀盘内可调整伸缩,实现吃刀量的调整,所述刀杆轴2的一端夹紧在床头箱卡盘1上,另一端则由尾座顶尖12顶紧;在所述中托板的非操作侧有连扳10,其一端与中托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靠模机构连接,该机构有模板14,辊轮15和辊轮轴16,所述模板14与模板支架13固定连接,模板支架13固定在床身的非操作侧上;所述的模板14中有仿形槽口,辊轮15位于仿形槽口中,并借助辊轮轴16和连扳10带动中托板11做径向限制运动;所述中托板11在溜板箱18的带动下做轴向移动;所述的刀杆轴2则由床头箱夹盘1带动作旋转运动。所述模板14的仿形槽口,其形状可以是弧形、多段圆滑连续弧形。用于实现弧形、圆柱体空腔、曲形圆柱体空腔的加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加工过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可见工件、刀具及靠模机构的相对位置。将待加工件装卡在托架上,工件的左端面按要求划出对刀线,按线对好刀后,进行切削。工件随溜板箱向左移动并沿模板上的槽口作径向移动,刀具旋转实现切削。由于切削量不能一次完成,开始是先切削了工件内弧侧的两端及外弧侧的中间部分;依次调整刀具的伸出量,既可将全管内腔车削成弧形圆柱体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冶金结晶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冶金结晶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