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加氢裂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28348.0 | 申请日: | 2008-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关明华;曾榕辉;石友良;黄新露;刘涛;白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65/02 | 分类号: | C10G65/02 |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微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辛烷值 汽油 加氢裂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方法,特别是一种以高芳烃含量柴油馏分为原 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加氢裂化方法,加氢裂化的主要产品为高辛烷值汽油, 未转化柴油馏分可以调和生产清洁柴油,也可以部分或全部循环生产高辛烷值 汽油。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环保法规的日 趋严格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清洁马达燃料的需求都在不断增 加。
催化裂化(FCC)技术是重油轻质化的主要工艺手段之一,在世界各国的 炼油企业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重油轻质化加工装置中,催化裂化 装置加工能力所占比例更为突出,在汽柴油品构成中,催化裂化汽油占80%左 右,催化柴油占30%左右。近年来,随着原油的日益重质化,催化裂化所加工 的原料也日趋重质化和劣质化,加之许多企业为了达到改善汽油质量或增产丙 烯的目的,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改造或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苛刻度, 导致催化裂化的产品,特别是催化柴油的质量更加恶化,其表现主要为密度高, 芳烃含量高,硫氮含量高,十六烷值低等。具有上述性质柴油馏分原料还包括 煤焦油,煤直接液化油等。
现有的柴油馏分原料加工方式主要包括加氢精制,加氢改质和加氢裂化。 加氢精制只能脱除原料中的硫、氮等杂质,十六烷值一般只能提高几个单位, 精制产物为柴油馏分,但产品无法满足车用燃料的其它指标要求。加氢改质目 的产品为柴油产品,在脱除硫、氮的同时改变分子结构,以有效提高十六烷值 指标,一般来说可以将原料十六烷值提高10~15个单位,但对于十六烷值太低 的原料,该方法得到的柴油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加氢裂化是将大分子裂解为 小分子,以催化柴油为原料时,主要目的产品为汽油馏分,但本领域技术人员 知道,加氢裂化汽油的辛烷值太低,无法用于调合汽油产品,一般来说得到的 汽油馏分分为轻石脑油和重石脑油两部分,轻石脑油辛烷值略高,可以用于调 合汽油产品,也可以用做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重石脑油辛烷值更低,一般用 于重整原料,另外加氢裂化汽油馏分还可以用于生产溶剂油产品。
加氢裂化技术主要涉及工艺技术和催化剂技术,主要工艺技术包括单段加 氢裂化(使用耐有机氮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原料不需加氢处理直接进行加氢裂 化,一般以生产中间馏分油为主),一段串联加氢裂化(原料先经过加氢处理将 有机氮和有机硫加氢脱除为氨和硫化氢,加氢处理流出物不分离进入加氢裂化, 催化剂为耐氨催化剂,目的产品较为灵活),和两段加氢裂化(原料先经过加氢 处理将有机氮和有机硫加氢脱除为氨和硫化氢,加氢处理流出物分离出氨和硫 化氢,然后进入加氢裂化,催化剂为不耐氨催化剂,一般以生产石脑油为主)。 加氢裂化催化剂目前种类繁多,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可以分为轻油型加氢裂化 催化剂(以生产石脑油为主要目的产品),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以生产煤油 和柴油为主要目的产品),重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以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等重质 烃类为主要目的产品)等。
对于以生产石脑油为主要目的产品的加氢裂化技术中,由于需要较深度的 加氢裂化,加氢裂化催化剂一般采用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轻油型加氢裂化 催化剂耐氮性能差,因此工艺技术一般采用一段串联工艺或两段工艺。轻油型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酸性强,加氢活性根据使用的要求可以调整,所用的酸性载 体为沸石酸中心数多,酸强度高,目前工业生产的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主要 以改性Y沸石为酸性组分,沸石含量可以达到50%以上。由于轻油型加氢裂化 催化剂的分子筛含量高,酸中心数多,酸强度高,因此受原料中氮特别是有机 氮的影响较明显,因此,在一段串联工艺流程中,一般要求加氢处理段流出物 中氮(有机氮)含量低于10μ/g/g。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耐氮轻油型加 氢裂化催化剂,如关明华等《石油炼制与化工》第31卷第12期“3955轻油型加 氢裂化催化剂的研制”指出,3955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在精制油氮含量为 20μg/g时可以长周期运转,但可以看出,即使是耐氮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仍 需在较低氮含量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