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复合热塑性弹性体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28260.9 | 申请日: | 2008-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毅 |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23/16;C08L23/12;C08L51/06;C08L13/00;C08K5/17;C08K5/14;C08K3/24;C08L6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同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复合 塑性 弹性体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热塑性弹性体,进一步说是一种耐油的全硫化的热塑性硫化 橡胶。
背景技术
利用动态全硫化技术生产的热塑性弹性体(TPV),具有橡胶的高弹性以及优 异的耐油性及耐寒性,这类弹性体大多是由聚烯烃材料组成,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聚丙烯(PP)为基材的组成体系。但是由于其耐油性 较差,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尤其在汽车零部件方面。
以丁腈橡胶(NBR)与PP组成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的TPV具有优异的耐油性, 但是由于二者的相溶性很差,因此在力学性能以及制品的外观方面相比由EPDM 与PP组成的TPV存在较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通常全硫化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更加耐油,且具有良好 的力学性能以及制品外观的高性能复合热塑性弹性体。
本发明的要点如下:本发明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腈橡胶(NBR)以 及聚烯烃(PP)树脂的复合并用体系:EPDM占整体组成重量百分比10~70%,第 三单体为乙叉降冰片烯,含量为2~10%;丙烯含量25~50%。NBR占整体组成 重量百分比10~70%,丙烯腈含量36~41%。PP树脂占整体组成重量百分比5~ 50%,PP树脂可以是均聚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
本发明组成包括MEP/CNB/RNH2增容体系,占整体组成重量百分比5~25%。 它包括MEP(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树脂与EPDM的混合物),其中的聚烯烃树脂可 以是均聚聚丙烯、乙烯与丙烯或丁烯或辛稀的共聚物;CNB(羧基丁腈橡胶);RNH2(有机胺类化合物),如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或1,6-己二胺类化合物。MEP: CNB:RNH2三者按重量配比比例为:10~30:5~15:0.5~5。
上述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可以是马来酸酐接枝的均聚聚丙烯、马来酸酐 接枝的乙烯与丙烯或丁烯或辛稀共聚物。
MEP/CNB/RNH2增容体系经原位反应生成的大分子增容剂,具有EPDM、NBR以 及聚烯烃的骨架结构,因此能有效地与基体材料贯穿形成均相,达到增容目的。
本发明采有两种硫化剂:酚醛树脂占整体组成重量百分比0.5~10%;有机 过氧化物占0.1~5%。酚醛树脂既是硫化剂又能与增容剂大分子产生化学反应, 具有双重作用。过氧化物能促使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产生更多的交联点,使热塑性 弹性体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
上述酚醛树脂可以是苯酚甲醛树脂、烷基苯酚甲醛树脂、叔丁基苯酚甲醛树 脂、叔辛基苯酚甲醛树脂、溴甲基烷基苯酚甲醛树脂、溴甲基对叔丁基苯酚甲醛 树脂或溴甲基对叔辛基苯酚甲醛树脂。
上述过氧化物可以是过氧化苯甲酰、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苯甲酸) 己烷、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基) 环己烷、过氧化二异丙苯、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 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叔丁基异丙苯基过氧化物或1,1-二叔丁基过氧基-3, 3,5-三甲基环己烷。
本发明组成中余量为其他助剂,如硫化促进剂氯化亚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复合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取代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耐油橡胶;
2、本发明的制备可以采用塑料加工设备,成型周期短,不需再硫化,工序 简单,对比传统橡胶复杂的工序,加工成本降低50%以上。
3、工作环境清洁,彻底改变传统橡胶加工时环境污染的弊端;
4、本发明弹性的热塑性使其边角废料可回收再重新加工,降低材料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及对比例的组成及重量份,实施例1及实 施例2除MEP/CNB/RNH2增容剂占整体组分重量百分比不同外,其它完全相同。 对比例与实施例1、2相比,除不含MEP/CNB/RNH2增容剂外,其它完全相同。
本发明采用EPDM、NBR以及PP树脂的复合并用体系,具体如下:EPDM采用 EPDM(MITSUI4045)。NBR采用NBR(Perbunan N3801)。PP树脂采用聚丙烯(B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毅,未经邵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2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