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薄层铝双极板的改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8066.0 | 申请日: | 200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乃宝;梁成浩;梁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4/88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薄层 极板 改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制备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薄层铝双极板的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以全氟磺酸型固体聚合物为电解质、氢或净化重整气为燃料、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将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其作用机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氢气在阳极发生的反应为:H2→2H++2e,该电极反应产生的电子经外电路到达阴极,氢离子则经电解质膜到达阴极,氧气与氢离子及电子在阴极发生反应生成水:PEMFC除具有燃料电池的一般特点如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外,还具有室温快速启动、无电解液流失、寿命长、比功率与比能量高等突出特点。因此,它不仅可用于建设分散电站,也适宜于可移动动力源,在未来的以氢作为主要能量载体的氢能时代,它是最佳的家庭动力源。
双极板是燃料电池关键部件之一,它一般包括极板和流场。极板在燃料电池中主要功能是:1)收集电流,因而必须是电的良导体;2)保证电池温度分布均匀和散热方案的实施,须是热的良导体;3)表面电阻低,减少电池内阻;4)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在电池操作环境下不发生蠕变;5)燃料和氧化剂非穿透性,能够分隔氧化剂与还原剂;6)在电池电化学环境中耐腐蚀;7)低密度性,以提高电池的比功率密度等。流场则是均匀分配燃料与氧化剂,保证电流密度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热,并使反应尾气能排出电池生成水。
在PEMFC中,双极板不仅占据体积和重量的主要部分,而且占据生产成本相当大的比例,成为阻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关键部件之一。双极板可分为炭板和金属板两大类,而炭板又可细分为纯石墨双极板、模铸双极板和膨胀石墨双极板。
由于炭板脆性大、机械强度差,同时加工成本都比较昂贵,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存在极大的困难。不锈钢板是PEMFC最有竞争力的双极板材料之一,但在PEMFC的应用中面临薄板的成型、焊接和腐蚀三大难题。由于不锈钢密度较大,无论是从基材方面的改性,还是基于18-8型不锈钢的氮化或镀膜改性,都无法提高PEMFC电堆的重量比功率;在改善耐腐蚀性方面,除高镍铬合金钢能完全满足PEMFC要求外,表面膜层由于存在微孔及膜层与基材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膜层脱落,因而这些方法依然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
与不锈钢板相比,铝板在加工性能、导热性能和提高PEMFC重量比功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目前双极板材料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但是铝不耐腐蚀,需进行更严格的表面改性。铝板表面涂敷碳涂层后腐蚀速率可降低两个数量级;沉积类金刚石膜铝板的接触电阻和电池性能也能优于316L不锈钢,但腐蚀速率远大于后者;镀金铝板开始阶段的电池性能虽能与石墨板相媲美,然而技术上很难保证镀层无缺陷,随时间延长,镀金层逐渐脱落导致电池性能迅速下降;铝板表面磁控溅射沉积碳或化学镀镍磷也很难达到燃料电池环境下的耐蚀性要求;电镀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在铝板表面能得到高耐蚀性、高导电性的Ni-Mo-Fe-Cr复合镀层;这些导电层在加工成本高、制备方法繁杂。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既能提高铝板在PEMFC环境中的耐蚀性,又不影响其电性能的改性方法,对降低双极板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显得非常必要,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结合燃料电池对双极板的特殊要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铝双极板改性的新方法,采用本发明对铝双极板改性,实现改善铝板在燃料电池操作环境中的耐蚀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用醇或碱液清洗铝板表面至无油迹,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
(2)阳极氧化处理:将处理后铝板作为阳极经行氧化处理,采用常规的氧化方法或者降压氧化;
(3)交流变压沉积:
在含有铜离子、银离子或镍离子及辅助剂的溶液中,以碳板和氧化处理后的铝板为电极,在交流电源下,从3~6伏开始升压,每次升0.5~1.0V,沉积2min,到5~15V时停止;
(4)清洗处理:
将镶嵌完金属后的铝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直到试样表面不再残留有溶液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效氧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