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动型汽车驾驶教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7300.8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9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宣爱智能模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G09B9/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动 汽车 驾驶 教学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模拟驾驶和测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互动型汽车驾驶教学 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模拟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有越来越多的汽车驾驶培训机构采用模拟 汽车驾驶系统,来为学员提供汽车模拟驾驶练习。目前,已公开了一种互动型 汽车驾驶案例教学与考试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车身与支架子系统,用于 操作人员实现模拟驾驶,设置有各种操作部分;信号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操 作部分的运动数据及操作人员的运动信号;视景子系统,用于将路谱展现给操 作人员,并用于根据汽车动力学模型和采集到个操作部分的运算数据控制鲁普 中被操作人员所操作的车辆的运动,并展现给操作人员。已公开的这种汽车驾 驶系统实现了操作人员在一个模拟现实的环境中进行汽车驾驶的操作。
但是,这种汽车模拟驾驶系统并不完善,只是一个单纯的驾驶练习辅助工 具,不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场地驾驶技能和道路驾驶技 能相结合的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互动型汽车驾驶教学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的 汽车驾驶培训系统只能够提供模拟驾驶练习,而不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应的 驾驶理论以及驾驶实践方面的指导的缺憾。本发明的互动型汽车驾驶教学系统 包括:
电子教学子系统,用于向操作人员提供驾驶教学课件;
第一显示子系统,用于将所述驾驶教学课件中的第一课件提供给所述操作 人员;
车身子系统,用于向所述操作人员提供操作部件,并使所述操作人员根据 所述第一课件,利用所述操作部件完成模拟驾驶;
信号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所述操作部件的运动数据以及所述操作人员的 运动信号;
信号处理子系统,用于将所述操作部件的运动数据以及所述操作人员的运 动信号处理成车辆的运动信息;
第二显示子系统,用于将所述车辆的运动信息展现给所述操作人员。
所述电子教学子系统具体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驾驶教学课件;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需要从所述驾驶教学课件中选择所述第一课件。
所述驾驶教学课件包括:驾驶理论、驾驶实践和路谱信息。
所述教学系统还包括:
编辑模块,用于根据需要对所述第一课件进行编辑,以获得第二课件;
所述第一显示子系统将所述第二课件提供给所述操作人员;
所述车身子系统使所述操作人员根据所述第二课件进行模拟驾驶。
所述教学系统还包括:
事故测评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运动信息,生成评判所述操作人员 的驾驶行为和驾驶技能的评判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互动型汽车驾驶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驾驶教学课件;
使操作人员根据所述驾驶教学课件中第一课件的指导,利用操作部件完成 模拟驾驶;
采集所述操作部件的运动数据以及所述操作人员的运动信号;
将所述操作部件的运动数据以及所述操作人员的运动信号处理成车辆的 运动信息;
将车辆的运动信息展现给所述操作人员。
所述提供驾驶教学课件的步骤具体包括:
保存驾驶教学课件;
根据需要从所述驾驶教学课件中选择所述第一课件。
所述根据需要从所述驾驶教学课件中选择所述第一课件的步骤之后还包 括步骤:
根据需要对所述第一课件进行编辑,以获得第二课件;
所述获得第二课件之后的步骤具体为:
使所述操作人员根据所述第二课件的指导,利用所述操作部件完成模拟驾 驶。
所述处理成车辆的运动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车辆的运动信息,生成评判所述操作人员的驾驶行为和驾驶技能 的评判结果;
所述将所述车辆的运动信息展现给所述操作人员的步骤中还包括:
将所述评判结果展现给所述操作人员。
所述驾驶教学课件展现给所述操作人员的方式包括:在所述操作人员进行 模拟驾驶之前展现给所述操作人员,或者在所述操作人员进行模拟驾驶的同时 展现给所述操作人员,或者在所述操作人员进行模拟驾驶之后展现给所述操作 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宣爱智能模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宣爱智能模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