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7248.6 | 申请日: | 2008-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强;秦晨;薛海晨;段豫萍;顾海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48 | 分类号: | A61K36/48;A61K9/20;A61K47/34;A61P9/10;A61P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 丰 |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即,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有葛根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是老年人群中两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每年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4,并使千百万人致残,更糟的是,许多人的年龄在65岁以下,属于过早死亡。”我国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国,每年约有近一亿人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新发脑中风约120~150万人,近80万人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因此积极开展对本病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西医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主要是硝酸酯类等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副反应也是众所周知的,中药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病情较轻者单独使用相关的中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病情较重者与西药配合使用可减少西药的用量,有的中药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停减西药的使用,或使心脑供血恢复至正常或大致正常,因而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内经》认为其发病病位在心脑,同时又与肺脾肾肝等脏密切相关,病机是经脉闭阻,血行不畅。如《素问·举痛论篇》“……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列专篇“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论述,认为阴乘阳位,痰浊内阻胸膺以致胸阳不通或者胸阳不振是其主要病机,辛温通阳或者温补阳气为其治疗大法,创制了栝蒌薤白白酒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乌头赤石脂丸等方剂,至今仍然指导临床实践。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开创了活血化瘀治疗的新途径。
心脑血管发病主要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年迈体虚等有关。素体阳衰,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血行不畅,闭阻心脑血脉;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聚而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气滞或者痰阻均可以使得血行不畅;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阻脉络,心脉闭阻或上闭清窍;年迈体衰,肾阳虚则心阳不振,心脉失于温煦而闭阻不畅,肾阴虚则心阴内耗,心阴亏虚,心火偏旺,逐津为痰,痰热闭阻心脉,都可以导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病机有虚实两方面,虚是心脾肝肾及气血阴阳的亏虚,机能失调;实是寒凝、气滞、血瘀、痰阻、湿遏等,即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也产生了的相应的治法和方剂。常见的治法有益气活血、活血化瘀、辛温通阳、豁痰通络、滋阴益肾、疏肝解郁、益气养阴、益气温阳、宣痹通阳等,但临床上多根据病情将不同的治法结合应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药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尿囊素、β-谷甾醇、胡萝卜甙、6,7-二甲氧基香豆素、5-甲基海因、花生酸、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黄酮甙和多量淀粉(新鲜葛根中含量为19%~20%,甘葛藤的干根含淀粉37%)、色氨酸衍生物及其糖甙、氨基酸。
葛根功效为输肌以促进气血流通而散诸邪(寒毒、热毒、痰浊、瘀血、湿浊等),升精(气、血、津、精等精微)以养而助精微营养所需之处。可促进机体气血流通而驱邪,促进津液运行以散邪,升清助运化,故可治疗火、湿等浊邪壅滞,脾胃精微运化不足,郁而不通、气机不畅所致的脉络不通的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并不多见,因此,开发研制这方面的药物制剂是业内工作者的紧迫责任。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几年的实验摸索,对特定的传统处方制剂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开发了一种疗效确切,更易于被广泛施用的滴丸的新剂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滴丸,该滴丸疗效确切,易于被病人接受。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根据该滴丸和病症的特点筛选并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该滴丸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更易于被广泛施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滴丸的制备方法,经过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滴丸,疗效确切,且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更易于被广泛施用。
本发明的预期目的和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