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电流引线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27185.4 | 申请日: | 2008-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诸嘉慧;田军涛;魏斌;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1/06 | 分类号: | G01R1/06;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电流 引线 | ||
1.一种变截面电流引线,其特征在于,该电流引线具有沿长度方向上横截面积进行变化的结构,所述横截面积的变化方式使用气冷电流引线分段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并且由铋系氧化物BSCCO超导带材与铜绞线并联而成的混合引线段连接于所述电流引线末端与钇系氧化物YBCO带材之间;所述气冷电流引线分段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超导设备的实际结构以及电流引线的工作环境确定计算初值,包括引线室温端截面半径R,引线室温端、低温端温度Th、Tl,引线室温端热流Q0,液氮蒸发率优化值m,引线分段计算的分段数n,其中n为正整数;
(2)设定引线截面半径变化步长Δr,使得引线截面积逐段减小,构建变截面电流引线函数,第i段引线的截面积Si=π(R-iΔr)2,其中i为正整数;
(3)从引线室温端的第1段开始,通过气冷电流引线热平衡方程的数值求解,逐段进行迭代计算,得到各段引线的最佳形状因子ΔX1/S1,ΔX2/S2,...,ΔXn/Sn和各段引线的末端漏热值Q1,Q2,...,Qn;
(4)将Si与ΔXi/Si相乘即可得到各段引线的最佳长度,对其相加即可得到整根引线的最佳长度X,由此可得变截面电流引线低温端的截面积为Sn,优化后引线末端漏热为Q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电流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引线是直铜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1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寄生GPS解算程序和信息服务程序通信方法
- 下一篇:汽车燃油检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