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6621.6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原性 物质 污染 地下水 方法 | ||
1.一种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阳极反应单元、阴极反应单元的电化学反应系统,地下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质在阳极反应单元内发生氧化降解的半电极反应,来自空气中的氧气在阴极反应单元内发生还原的半电极反应,
——阳极反应单元设置在地下水的水流横截面上,其中填充具有导电性的阳极材料,地下水在其中的渗透性高于在地层中的渗透性,在阳极材料上附着具有电呼吸作用的微生物,该微生物具有将进入阳极反应单元内的地下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的电子转移到阳极上、从而使还原性污染物氧化降解的能力,
——在地表或者地下设置阴极反应单元,其中填充阴极材料,氧气或者溶解氧可以在阴极材料上通过电化学作用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反应单元内的阳极材料与阴极反应单元内的阴极材料通过导线相连通或者直接接触导电,阳极反应单元内和阴极反应单元内的离子物质可以通过水溶液或者其它离子导电物质向另一电极单元内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是:阳极反应单元内填充的阳极材料包含不锈钢丝、颗粒活性炭、无烟煤、活性碳纤维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是:阴极反应单元内填充的阴极材料包含不锈钢丝、颗粒活性炭、活性碳纤维材料、活性碳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以及在这些材料上负载对氧气还原具有催化活性的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地下水环境中存在的电呼吸微生物在阳极材料上的自然附着的方式,或者通过向阳极区接种含有电呼吸微生物的方式,或者通过在填充阳极材料前对其预先挂膜的方式,使阳极材料上附着具有电呼吸作用的微生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向进入阳极反应单元的地下水补充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氮、磷或者微量元素。
6.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曝气或者通风提高阴极反应单元氧气的浓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当修复浅层潜水时,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都布置在地下水流的同一个横截面上并自然接触成为一体,在填充的电极材料上沿垂直于水流的截面方向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曝气井。
8.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当修复承压地下水时,阴极反应单元设置在地表面,并通过水井与阳极反应单元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6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富营养化污水的生物利用生产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元件安装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