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6479.5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业兴 |
主分类号: | G08G1/054 | 分类号: | G08G1/054;G08G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100070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超速 自动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机动车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车速过快,司机对交通状况的反应时间相对缩短,并且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制动距离长,车辆难以控制,就会导致轻者“追尾“,车辆受到损坏;重者导致人身伤亡,为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在城市内的交通违法案件中,约有30%的是超速,在高速公路交通违法案件统计中,超速案件的比例还要更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严肃治理违法超速行驶现象,使驾驶员严格按道路限速规定要求行驶,减少由于超速引起的交通事故和违法行为。2004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也为执法部门进行有力的处罚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目前,在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一种是利用环形线圈传感器作为超速测量手段,加上摄像机取证系统,采用这种方式需要破路,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破路,很不方便,而且测量精度较低,维修极其困难;另一种是采用测速雷达水平检测作为超速测量手段,加上摄像机取证系统,这种方式有时会造成相邻车道的“张冠李戴”;第三种是利用“三合一”测速雷达垂直检测作为超速测量手段,加上摄像机取证系统,这种方式抓拍精度高,但价格昂贵,特别是应用在多车道时,造价很高,且存在测速点与抓拍点有一定的距离,视频抓拍需要延时,有时会出现误拍、漏拍的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不仅检测效率高,抓拍精度高,并且造价低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包括:
微波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路面上投影检测区域,对经过所述检测区域的车辆进行检测,并将得到的检测数据发送出去;
视频抓拍模块,用于在所述微波检测模块对经过所述检测区域的车辆进行检测的同时,通过视频流检测方式对所述车辆进行牌照识别和抓拍,并将所述抓拍到的图像发送出去;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微波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检测数据,接收所述视频抓拍模块发送的所述抓拍图像,将所述检测数据与图像匹配后,与设置好的标准速度值对比,得到超速车辆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检测模块具体包括:
发射单元,用于向检测路面上发射微波信号来投影所述检测区域;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经过检测区域的车辆遇到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的微波信号后,返回的反射波;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车辆返回反射波的时间,计算出所要检测的数据;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计算单元得到的所述检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检测模块安装在路侧,距离所述检测路面的高度大于等于4.5米。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数据是与车辆相关的数据,包含:车辆的车道信息、车速、车流量、车道占有率和车型分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单元选用两个雷达,所述接收单元采用一个雷达。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抓拍模块具体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经过所述检测区域的车辆的图像;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视频流检测方式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号牌识别;
图像抓拍单元,用于对所述图像识别单元识别出号牌的车辆进行抓拍;
图像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图像抓拍单元抓拍到的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抓拍模块具体还包括:辅助光源,用于在低照度情况下为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和图像抓拍单元提供光源辅助。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数据和所述抓拍图像;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数据与所述抓拍图像,根据车辆的车道信息进行匹配;
分类存储单元,用于将匹配后的数据与设置好的标准速度值作比较后,将所述数据分别保存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进一步地,所述分类存储单元用于将匹配后的数据与设置好的标准速度值作比较后,将所述数据分别保存到对应的文件夹中,所述文件夹具体包括:超速行驶、低速行驶和正常行驶三种文件夹。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具体还包括: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分类存储模块存储后的数据信息给中心控制室。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业兴,未经刘业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