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白桦茸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6433.3 | 申请日: | 2008-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1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曲源;孔凡文;杜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源;孔凡文;杜立新 | 
| 主分类号: | A23L1/28 | 分类号: | A23L1/28;A23P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白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领域属于纳米材料技术,涉及到一种名为白桦茸菌体的纳米级粉体,该粉体颗粒大小在10~500纳米之间,保持原有的活性、颜色、成分不变。
背景技术:
白桦茸又称桦褐孔菌,是深褐色的纤维多孔菌体,生长在桦木类的主干上,子实呈伞形扎伏在树皮破损及患节处,表面黑色如肉瘤状、直径在50-200mm左右,富有光泽,菌核有角形深龟裂,坚硬,体内系软木质,菌肉呈黄褐色。是一种有着珍贵药用的寄生真菌。主要成分为: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S.O.D.、和三萜类化合物等。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低温提取,浓缩,喷雾干燥等方法。也有部分加工是微粉粉碎,成品颗粒均大于1200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常温下干燥白桦茸活体原料,保留活性加工至纳米级颗粒。加工方法为高能纳米球磨或多层次分级纳米球磨(CN1426839),使其粉体颗粒平均粒径在10~500纳米之间。并且能够保持原有的活性、颜色、成分不变。
本发明的特点:
1、有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生物活性;
2、活性部分不受伤害、菌体分散均匀;
3、平均颗粒直径在10~500纳米之间可控;
4、便于实用保存,可直接或间接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有3个步骤:
1、将白桦茸菌体进行低温干燥,将其所含的水分将至4%~8%。
2、将干燥好的白桦茸菌体进行粗粉碎,使其平均颗粒粒径达到100左右。
3、将经过粗粉的白桦茸通过高能纳米球磨设备或多层次分级纳米球磨设备进行纳米粉碎加工3到5小时,使其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0~500纳米之间。
经过上述方法加工后得到的纳米白桦茸,易于在水中分散,其颜色应和步骤1中经低温干燥后的白桦茸大体一致;其生物活性经检测应与低温干燥前和干燥后的大体一致;主要成分(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S.O.D.、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应与低温干燥前后的组成和量上大体一致。
实用展望
据研究权威资料报道:白桦茸是一种对人体具有强免疫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在世界各国都采用它作为消除慢性病的特殊“绿色食品”;收到的效果十分显著。
纳米级白桦茸的颗粒远远小于各国同类物质加工的尺度,使白桦茸这个珍贵的有效资源利用价值增大,在实用的范围上会进一步拓展,对未来的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必将取得新的突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源;孔凡文;杜立新,未经曲源;孔凡文;杜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车压缩装置
 - 下一篇:垃圾桶、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