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银杏叶蒸馏液制做馒头的工艺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6192.2 申请日: 2008-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1390527A 公开(公告)日: 2009-03-25
发明(设计)人: 陈晶莹 申请(专利权)人: 陈晶莹
主分类号: A21D2/36 分类号: A21D2/36;A23L1/2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银杏叶 蒸馏 制做 馒头 工艺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银杏叶蒸馏液制做馒头的食品工艺。

背景技术

我们国家很多人都知道,银杏树起源于2.7亿年前,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裸子植物。在北半球,第三纪末及第四纪初经历了巨大冰川之后,生长于中国长江流域群山之中的银杏,幸免于难,保存下来,并繁衍至今,成为了孑遗植物“活化石”,也成为中国特有之树,国宝之树。银杏是千年的老寿星,在中国名观古刹周边广为栽培,因此其中一部分银杏得到保护。仅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境内千年以上的银杏树345株,浙江天目山现存2000年古银杏树,生机盎然,果实累累,人们视为“神树”。陕西西安现存有“老子手植银杏”。银杏树之所以“长生不老”,主要是它所含成分最多,具有极强的自身免疫力,绝大部分银杏树不生病,连被伐掉的木材,都不遭病虫害,因此很多佛像都是用银杏木雕刻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原子弹袭击,当时一同遭受原子弹袭击的银杏树枯死,萌蘖后现在却依然生机勃勃,显示了银杏树强大的生命力。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银杏叶片提取物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作用以来,利用银杏叶和银杏叶的提取物开发研制保健食品和药品一直是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银杏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糖、Vc、Ve和胡萝卜素含量相当丰富。以干重计,叶中含蛋白质10.6%~15.9%,含糖7.4%~8.7%还原糖4.6%~5.6%,Vc66.6~129.4mg/100g、Ve6.2~8.1mg/100g。银杏叶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0.7%~15.4%,而且含有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40%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4.5%~70.9%。必需氨基酸成分与大豆蛋白一致,十分接近鸡蛋蛋白。银杏叶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钙、硼、磷、硒等元素含量高,其中钙含量高达1870~2367mg/100g,磷为290~400mg/100g,硒含量为5.5~15.4ug/100g。其他如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铜、锰、锌、氟、铬等含量也较丰富。迄今为止,从银杏叶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已有160多种,并且仍有新的化学成分不断被发现。银杏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黄酮类、萜类、酚类、酸类、聚异戊烯醇、甾类、叶蜡、糖和糖醇以及矿质元素等。通常所说银杏叶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这两类物质具有捕获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的功能,因此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目前经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并经过临床实践证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2、颉颃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微血栓的形成;3、改变血液化学,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障碍;4、对脑部血液循环及脑细胞代谢,有较好的改善及促进作用;5、提高免疫能力;6、提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功能;7、抗菌、消炎、抗过敏、抗病毒、抗癌作用。以该提取物制成的各种制剂,经临床研究表明,对防治冠心病、心绞病、心肌梗塞、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脑外伤后遗症、老年性痴呆及智力减退等具有显著的疗效。银杏叶入药,我国袭用已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记载:银杏叶,甘、苦、涩、平;归心肺经;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总之,银杏叶是一种集营养、保健功能为一体、药食兼用的优良资源。虽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银杏保健产品方兴未艾,但其制做方法,一般都是用银杏叶提取物间接配制而成。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较多:(1)水蒸气蒸馏提取法;(2)有机溶剂提取法,其中包括:乙醇提取法、丙酮提取法、丙酮提取-氨水沉淀法、酮类提取-硅藻取法;(3)超临界流体萃提取法;(4)树酯法;(5)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法;(6)酶法;(7)超声波法;(8)微波法。以上各种方法的共同特征:最后都是经过滤取得结晶物,然后再用提取的结晶物用来制药或制做饮食品添加剂。它们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经过化学有机溶剂提取,造成部分溶液剂毒性残留在提取物中;另一方面银杏叶中相当一部分有效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大量流失,无法发挥银杏叶所含成分的整体功效。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晶莹,未经陈晶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