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聚合物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6025.8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郭炳焜;毛亚;王兆翔;陈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62;H01M4/36;H01M4/48;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凤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复合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聚合物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其为聚合物包覆于活性材料表面构成的包覆式复合负极材料;所述聚合物质量占所述复合负极材料质量的1%-99%;
所述的聚合物为:含氮的五元杂环、含氮的五元杂环衍生物、含氮的六元杂环、含氮的六元杂环衍生物、含硫的五元杂环、含硫的五元杂环衍生物、含硫的六元杂环、含硫的六元杂环衍生物、含氧的五元杂环、含氧的五元杂环衍生物、含氧的六元杂环、含氧的六元杂环衍生物或者为上述聚合物掺杂后的产物;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活性材料I或活性材料II;
所述活性材料I为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氧化物或它们的组合;或为
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硫化物或它们的组合;或为
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氮化物或它们的组合;或为
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磷化物或它们的组合;或为
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氟化物或它们的组合;
所述活性材料II为所述活性材料I与C、Si、Sn、SnO、SnO2、Sb、S、Al或Ge组合的混合物。
2.一种含聚合物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其为由聚合物和活性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聚合物的质量占所述复合负极材料质量的1%-99%;
所述聚合物为含氮的五元杂环、含氮的五元杂环衍生物、含氮的六元杂环、含氮的六元杂环衍生物、含硫的五元杂环、含硫的五元杂环衍生物、含硫的六元杂环、含硫的六元杂环衍生物、含氧的五元杂环、含氧的五元杂环衍生物、含氧 的六元杂环、含氧的六元杂环衍生物或者为上述聚合物掺杂后的产物;
所述的活性材料为活性材料I或活性材料II;
所述活性材料I为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氧化物或它们的组合;或为
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硫化物或它们的组合;或为
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氮化物或它们的组合;或为
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磷化物或它们的组合;或为
含有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Ru、Rh、Pd、Ag或Cd的氟化物或它们的组合;
所述活性材料II为所述活性材料I与C、Si、Sn、SnO、SnO2、Sb、S、Al或Ge组合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0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速金属注料进给的炉体
- 下一篇:一种方便模具自动化安装的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