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亚欧型口蹄疫病毒检测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5343.2 申请日: 2008-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1724711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9
发明(设计)人: 林祥梅;吴绍强;韩雪清;梅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C12N15/11;G01N21/64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朋飞
地址: 100025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亚欧 口蹄疫病毒 检测 实时 荧光 pcr 引物 探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 涉及用于亚欧型口蹄疫病毒检测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以及 使用其进行检测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对猪、牛、羊等偶蹄类动 物及相关动物产品中是否携带A、O、C以及Asia1型口蹄疫病毒进 行检测的通用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以及使用其进行检测的方 法。

背景技术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 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江鹏斐等,1999),同时也是一种 严重的“政治经济病”,列为OIE规定的A类传染病之首,同时也 是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检疫对象(董志强等,2007)。 目前,ELISA及病毒分离是OIE推荐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时间长 (病毒培养需要4d时间)、敏感性低(ELISA敏感性只有70%-80%) 等缺点(花群义等,2005)。

荧光PCR(FQ-PCR)技术是美国PE(Perkin Elmer)公司1995 年研制出来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该方法自产生以来,不断发 展完善,特别是随着TaqMan探针的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该技术 已经非常成熟,具有灵敏度高(比普通PCR高100倍以上)、特异 性强(在普通PCR一对引物的基础上,中间还设计有探针,只有引 物和探针均完全配对,才可能得到扩增,可对少至2个核苷酸的序 列差异进行鉴定,从而保证了反应的特异性)、操作安全方便(无须 凝胶电泳,避免了EB染色对人体的危害)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 应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检测、肿瘤基因检测、免疫分析、基因 表达、突变及其多态性的研究等多个领域。

目前,国内外建立了很多FMDV通用型荧光RT-PCR检测方法。 但现有资料表明作为RNA病毒,FMDV在复制过程中由于缺乏校对 机制,基因组每复制一次,就有0.1-10个核苷酸发生变异(Gu等, 2007)。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免疫压力等条件的诱导下,基因组特别 是结构蛋白编码区核苷酸变异的几率更高,很难选择在蛋白编码区 设计引物/探针,建立通用型荧光RT-PCR检测方法。同时研究表明, FMDV的七个血清型即O、A、C、亚洲1(Asia1)型、南非1、2、 3型(SAT1、SAT2、SAT3)可用核酸杂交分成两群,O、A、C和 亚洲1型为亚欧型FMDV,南非1、2、3型为南非型FMDV,群内 各型核酸同源性达60%-70%,但两群之间仅为25%-40%(卢曾军, 2003),因此目前还很难设计出特异性较高的亚欧型及南非型均通用 的荧光RT-PCR引物与探针。

针对目前我国尚无南非型口蹄疫疫情的现状,本发明在对 FMDV大量基因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亚欧型口蹄疫病 毒高度保守的5′-UTR(非翻译区)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亚欧型 FMDV特异的荧光RT-PCR检测方法,从而可大大提高口蹄疫病毒 PCR检测方法的通用性,满足我国相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口蹄疫检 测及监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亚欧型口蹄疫病毒检测的荧光PCR引 物和探针序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从GenBank中获得口蹄 疫病毒(FMDV)基因组序列,应用MegAlign软件对上述序列进行 比较和一致性分析,选择较为保守的5′-UTR(非翻译区)序列,根 据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原则,用软件Beacon Designer7.0在这些序列 的保守区域筛选到一对具有通用碱基序列的通用引物,引物对经在 线序列BLAST分析,确定为亚欧型FMDV(包括A、O、C以及 Asia 1型)区别于南非型FMDV(包括SAT-1、SAT-2、SAT-3型) 的特异性引物对。在该引物对的扩增区域内设定一条通用的荧光 TaqMan探针,报告荧光染料标记在探针的5’端,淬灭荧光染料标记 在探针的3’端,两者构成能量转移结构,即报告荧光染料所发射的 荧光可被淬灭荧光染料吸收,当二者距离变远时,抑制作用减弱, 报告荧光染料信号增强。在扩增反应过程中,探针同DNA模板上的 目的扩增片段杂交,由于Taq酶具有5’端到3’端的外切酶活性,在 扩增延伸阶段将探针切断,探针被水解,从而导致报告荧光基团和 淬灭荧光基团距离变远,淬灭荧光染料的抑制作用消失,报告荧光 信号得以释放出来而被仪器检测到,从而实现对亚欧型FMDV的检 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5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