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叉簧片转动型柔性铰链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5215.8 | 申请日: | 2008-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毕树生;赵宏哲;于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G12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有浩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簧片 转动 柔性 铰链 | ||
1、一种交叉簧片转动型柔性铰链,其特征在于:该转动型柔性铰链由上部模块(1)、下部模块(2)、A连接模块(3)、B连接模块(4)和C连接模块(5)组成;上部模块(1)的A簧片(102)通过A连接模块(3)与下部模块(2)的D簧片(203)连接;上部模块(1)的B簧片(103)通过B连接模块(4)与下部模块(2)的C簧片(202)连接,B簧片(103)的内侧与C簧片(202)内侧通过C连接模块(5)连接;所述上部模块(1)和下部模块(2)结构相同;上部模块(1)采用线切割技术一体化加工有上引导刚体(101)、A簧片(102)、B簧片(103)、A连接块(104)、B连接块(105);A簧片(102)、B簧片(103)设置在上引导刚体(101)的两侧;A簧片(102)的一端设置在上引导刚体(101)上,A簧片(102)的另一端设置有A连接块(104),A连接块(104)的一侧面上加工有螺纹孔;B簧片(103)的一端设置在上引导刚体(101)上,B簧片(103)的另一端设置有B连接块(105),B连接块(105)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加工有螺纹孔;
下部模块(2)采用线切割技术一体化加工有下引导刚体(201)、C簧片(202)、D簧片(203)、C连接块(204)、D连接块(205);C簧片(202)、D簧片(203)设置在下引导刚体(201)的两侧;C簧片(202)的一端设置在下引导刚体(201)上,C簧片(202)的另一端设置有C连接块(204),C连接块(204)的一侧面上加工有螺纹孔;D簧片(203)的一端设置在下引导刚体(201)上,D簧片(203)的另一端设置有D连接块(205),D连接块(205)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加工有螺纹孔;
A连接模块(3)包括A连接板(301)、螺钉;A连接板(301)的两端分别设有A凸台(302)、B凸台(303),A凸台(302)上开有螺纹孔,B凸台(303)上开有螺纹孔;
B连接模块(4)包括B连接板(401)、螺钉;B连接板(401)的两端分别设有E凸台(402)、F凸台(403),E凸台(402)上开有螺纹孔,F凸台(403)上开有螺纹孔;
C连接模块(5)包括C连接板(501)、螺钉;C连接板(501)的两端分别设有C凸台(502)、D凸台(503),C凸台(502)上开有螺纹孔,D凸台(503)上开有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簧片转动型柔性铰链,其特征在于:下部模块(2)作为基座,上部模块(1)作为施加载荷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簧片转动型柔性铰链,其特征在于:上部模块(1)中的A簧片(102)与B簧片(103)从主视面上看为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簧片转动型柔性铰链,其特征在于:下部模块(2)中的C簧片(202)与D簧片(203)从主视面上看为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簧片转动型柔性铰链,其特征在于:A簧片(102)、B簧片(103)、C簧片(202)、D簧片(203)四个簧片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簧片转动型柔性铰链,其特征在于:上部模块(1)中的A簧片(102)与B簧片(103)在空间上存在夹角β=60~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簧片转动型柔性铰链,其特征在于:A簧片(102)、B簧片(103)、C簧片(202)和D簧片(203)的长度是相同的,且簧片长度d与簧片交叉长度d0满足d0=87.27%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52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制氢的方法
- 下一篇:玻璃暖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