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设备及方法、嗅探信号发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25212.4 | 申请日: | 2008-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明;刘威威;谭治;张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20 | 分类号: | H04Q1/20;H04B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魏杉 |
| 地址: | 41001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定位 传输 接口 设备 方法 信号 发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设备及 方法、嗅探信号发送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通信行业在传输信号时一般使用E1、T1或双绞线传输线路,每条传 输线路有两个传输接口,分别连接配线架和通信设备。在传输线路一侧的通信 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对传输线路进行逐段测试来查找故障点,这就需要确定与 连接上述通信设备的传输接口对应的对端传输接口,而在较大的通信机房中, 一排配线架可能有数百至数千个传输接口,由于配线架中各传输接口的资料不 全或传输线路的频繁调整等原因,有可能查找不到传输线路的对端传输接口, 因此就延误了处理故障线路的时间。
此外,当前有线电视发展迅猛,城市有线电视入户率为90%以上,其中传 输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线路一般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如果传输线路发生故 障,也可能会出现因标签丢失或线路混乱而找不到对端传输接口的问题。而现 有技术中还没有对查找对端传输接口起辅助作用的设备,以使检测人员根据该 设备更为方便、快捷的定位对端传输接口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没有对查找对端传输接口起辅助作用的设备的问题。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方法及嗅探信号发 送设备。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传输接口的嗅探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所述嗅探设备在包 含与发送接口相对的多个对端传输接口的区域中移动时,接收对端传输接口发 出的嗅探信号;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嗅探信号的频率是 否和发送接口发送的嗅探信号的频率一致;提示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的判断 结果为是时,根据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嗅探信号发出提示。
一种传输接口的嗅探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在包含与发送接口相对的多 个对端传输接口的区域中移动时,接收对端传输接口发出的嗅探信号;在接收 到的嗅探信号的频率和发送接口发送的嗅探信号的频率一致时,根据接收到的 嗅探信号发出提示。
一种嗅探信号发送设备,包括:频率控制单元,用于将待发送的嗅探信号 调频到规定频率上;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将经过频率控制单元调频后的嗅探信 号通过发送接口发送。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设备在包含与发送接口相对 的多个对端传输接口的区域中移动时,接收对端传输接口发出的嗅探信号,在 接收到的嗅探信号的频率和发送接口发送的嗅探信号的频率一致时,根据接收 到的嗅探信号发出提示,使得该嗅探设备对查找对端传输接口起辅助作用,进 而检测人员可以根据该嗅探设备发出的提示,更为方便、快捷的定位对端传输 接口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线路与传输接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图3所示的对端传输接口2′的嗅探方法流程 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嗅探信号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设备的外形与内部结构 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嗅探信号发送设备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图6所示的嗅探设备和图7所示的嗅探信号 发送设备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定位传输接口的嗅探设备的结构示意 图,该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单元101、判断单元102和提示单元103。
其中,信号接收单元101,用于上述嗅探设备在包含与发送接口相对的多 个对端传输接口的区域中移动时,接收对端传输接口发出的嗅探信号;
判断单元102,用于判断信号接收单元101接收到的嗅探信号的频率是否 和发送接口发送的嗅探信号的频率一致;
提示单元103,用于在判断单元1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信号接收单 元接收到的嗅探信号发出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5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