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长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4823.7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团伟;李芳;刘育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H01S3/067;H01S3/08;H01S3/0941;H01S3/10;H01S3/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长 调谐 光纤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线型腔结构波长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
背景技术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具有窄线宽,低噪声,尺寸小,与光纤兼容等优点,已广泛的用于光学测量,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领域。调谐方式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热调谐和机械调谐。热调谐对应的波长调节范围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应用在测量系统中。机械调谐则相反,波长调节范围较小,但调谐速度快,广泛应用在通信和传感领域。
在机械调谐的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调节腔镜和光纤端面的耦合状态(如倾角和距离)和改变光纤长度来实现波长的调谐(掺镱可调谐光纤激光器,CN2612113,2004.04.14)。该方法具有功率大,调谐范围广等特点,但由于需要精密的光学调整架,对位移精度要求高,难以实现快速调谐的目的。
另外通过改变其中一个腔镜反射波长来实现波长的调谐(一种线性谐振腔窄线宽可调谐光纤激光器,CN1972035,2007.05.30)。前腔镜是具有高反射率、大带宽的啁啾光纤光栅,后腔镜是低反射率、小带宽的布拉格光栅,后腔镜的反射波长处在前腔镜的大带宽内,通过采用应力或者温度调谐的方法来改变后腔镜的反射波长,从而实现调谐的目的。该方法简单且具有快速调谐的能力,但由于前后腔镜为不同类型光栅,所以无法采用同一调谐装置对两腔镜同时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调节范围受啁啾光纤光栅带宽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长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以降低光纤激光器波长调谐的复杂性,消除腔镜带宽对波长调节范围的制约。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波长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波分复用器2、应力调谐装置3、有源谐振腔4和光隔离器5,其中,该半导体激光器1连接于波分复用器2的980端,泵浦光经波分复用器2的合波端进入有源谐振腔4,有源谐振腔4产生的反向激光经波分复用器2的1550端至光隔离器5后输出,有源谐振腔4的两端粘贴在应力调谐装置3内。
上述方案中,该有源谐振腔4为具有不同反射率的两个布拉格光栅构成的分布反射谐振腔,或者为有源相移光栅。
上述方案中,该应力调谐装置3具有三层结构,半导体热电致冷器31作为底板,应力调谐槽置于中间,隔热材料作为顶盖33。
上述方案中,该应力调谐槽包括应力调谐槽基座32a、压电陶瓷片32b,以及填充的用来实现温度传递的导热材料32c。
上述方案中,该半导体热电致冷器31通过外接温控电路实现恒温控制,以消除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引入的光纤激光器中心波长的漂移,该半导体热电致冷器31通过导热硅胶与应力调谐槽基座32a相接触。
上述方案中,该压电陶瓷片32b采用环氧树脂胶或者机械夹持的方法固定在应力调谐槽基座32a上,通过外加驱动信号实现波长的调谐。
上述方案中,该有源谐振腔4两端固定,整体处在导热材料32c的包围之中,应力调谐槽基座32a上面采用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顶盖33进行密封。
上述方案中,该应力调谐槽基座32a采用金属铝制作而成,导热材料32c采用硅油,顶盖33采用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波长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采用恒温控制,克服了环境温漂带来的光纤激光器工作波长的准静态漂移,同时由于腔镜为相移光栅或者布拉格光栅,所以可采用压电陶瓷进行整体调节,克服了器件带宽对波长调节范围的限制,降低了光纤激光器波长调谐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一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波长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波长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中应力调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半导体激光器,2为波分复用器,3为应力调谐装置,4为有源谐振腔,5为光隔离器;
31为半导体热电致冷器,32a为应力调谐槽基座,32b为压电陶瓷片,32c为填充用的导热材料,33为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4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