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4783.6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程芝峰;徐跃民;孙海龙;吴逢时;丁亮;王之江;孙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5H1/50 | 分类号: | H05H1/50;H01J3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产生 装置 | ||
1.一种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一外壳(12)、一与外壳(12)同轴放置的 亥姆霍兹线圈(11)、一位于外壳(12)内的阴极(9)及一位于外壳(12)内、与 阴极(9)相对的阳极(10);所述阳极(10)是平板电极;所述外壳(12)内部为 真空腔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9)采用沿轴向开口的空心金属管结构,所述开口的方向与阳极(10) 相对;
所述阴极(1)与阳极(2)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9)的 开口宽度的尺寸为所述空心金属管的内壁直径的0.8~0.9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9)内 壁做抛光处理,所述阴极(9)外壁做高压绝缘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2)的 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10)表 面做抛光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采 用普通玻璃、有机玻璃材料或碳酸酯材料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47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