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管件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2848.3 | 申请日: | 2008-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文 | 
| 主分类号: | F16L47/16 | 分类号: | F16L47/16;F16L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 地址: | 100018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接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类管件的注塑成型的管件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管应用的普及,含铜镶件管件或其它金属镶件管件一般作为塑料管的管接头,其应用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含铜镶件管件接头或其它金属镶件管件接头进行二次(或以上)注塑成型时,其产品材料成本高、制造成本高,有些虽然可以一次成型,但物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也无法满足应用的需要。并且,使用中这种金属镶件管件内镶的金属部分与外部塑料管件常因密封不好在使用中导致流体泄漏,也因内镶金属部分与外部管件接触不牢,导致两者相对松动、或金属部分脱出,使管件接头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塑料管件接头,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外套管与内镶管嵌套牢固、密封好的管接头,且其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管件接头,该管件接头包括:
外套管、内镶管和密封圈,所述内镶管为带有螺纹的塑料管件,内镶管嵌入固定在二次注塑成型形成的外套管一端内,嵌入外套管的内镶管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防转突起,内镶管上设有止退槽,所述内镶管与外套管之间设置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为软性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内镶管外壁上的环形凹槽设 置在紧密接触的内镶管外壁与外套管内壁之间。
所述止退槽为至少一个。
所述内镶管上的螺纹设置在内镶管的管内壁上,或者设置在内镶管凸出部分的管外壁上。
所述外套管外面设有旋紧握持用的多个突起。
所述外套管的另一端为用于连接塑料管的直管段。
所述内镶管嵌入外套管内的一端管壁上设有多个防转突起,多个防转突起均匀分布在内镶管一端的管壁上。
所述每个防转突起呈梯型结构。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将内镶管嵌入固定在外套管内,并在嵌入的内镶管一端设置防转突起和止退槽,保证了管接头在旋紧过程中,不会因旋紧力使内镶管与外套管发生相对转动或内镶管退出导致的管接头失效,保证了管接头的质量。并且在内镶管与外套管之间设置密封圈,很好避免了内镶管与外套管之间可能出现流体泄漏的情况。该管件接头结构简单、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方便的生产制造,成本低,且坚固耐用。相比镶金属的管接头节省了大量的贵金属,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镶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管接头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阴式管接头的各注塑部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阳式管接头的各注塑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塑料管件接头,它为注塑方式制成的全塑料管接头,其具体结构包括:外套管、内镶管和密封圈,所述的内镶管和外套管均为塑料管,内镶管上带有螺纹,以注塑方式内镶管一端嵌入固定在外套管一端内,嵌入外套管的内镶管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防转突起,在内镶管与外套管之间设置密封圈。该管件接头结构简单、节省金属,成本低、制备方式,且坚固耐用,不会泄漏。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塑料管件接头,为全塑料材料的管接头,可以用于塑料管件的连接,如图1~4所示,该塑料管件接头具体包括:
外套管1、内镶管3和密封圈2,外套管1和内镶管3均为注塑成型的塑料管件,内镶管3上设有连接用的螺纹4,内镶管3一端嵌入固定在外套管1一端内,嵌入外套管1的内镶管3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防转突起32,防转突起32可以为梯型台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其它形状的突起结构,实际中,防转突起32设置在内镶管3嵌入外套管1一端的管壁上,一般均匀设置多个,防转突起32的主要作用是在内镶管3嵌入固定在二次注塑成型的外套管1内后,在内镶管3与外套管1注塑成型时,外套管1的内壁上的形成与防转突起对应的凸凹结构,这样内镶管3与外套管1之间形成相互交错咬合的状态固定,在使用中旋紧管件接头时,保证了管件接头的内镶管3不会在旋紧力的作用下与外套管1发生相对转动,而导致的管件接头损坏、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文,未经张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装置
- 下一篇:有大位移补偿能力的平衡式弧形管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