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2494.2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贵;宋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1/27 | 分类号: | C07D301/27;C07D303/22;C08G5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64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活性 稀释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释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含氟环氧树脂活 性稀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主要用于改善调节环氧树脂的流动特征,强 化施工性和操作性,主要品种为醇类缩水甘油醚,例如,正丁基缩水 甘油醚501,苯基缩水甘油醚690,混甲酚缩水甘油醚X-52,乙二醇二 缩水甘油醚等。目前,一般活性稀释剂基本能够满足降低环氧树脂粘 度,改善加工工艺性的使用要求,但对于要求较高的条件下使用则存 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耐候性差,渗透不很完全,不耐高温,阻燃性差 等缺点。曾有资料报道四氟丙醇直接合成缩水甘油醚及其制备方法: 采用环氧氯丙烷/四氟丙醇的摩尔比为6:1;氢氧化钠/四氟丙醇的摩 尔比为1.05:1;反应温度为70度,反应时间为5小时,但存在过量环 氧氯丙烷回收工序,环氧值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氟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能满足较高 的使用要求,有效地改善一般稀释剂的使用缺陷。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含氟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的 新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含氟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从分子结构设计入手,利用羟 基和环氧基的反应活性,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将含氟醇类和表卤代醇有 机结合在一起,在稀释剂分子结构中引入氟原子,进入环氧树脂应用 系统,改善环氧树脂使用过程中的特性,有效改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 综合性能。随着所用醇类的碳链增长,得到的稀释剂粘度没有明显增 加,而且具有分子内增韧作用,此外,稀释剂分子中氟原子数的增加, 显著增加稀释剂的浸润性。相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强路易斯 酸作为催化剂,第一步将环氧氯丙烷与含氟醇开环合成为氯醇醚,克 服了空间位阻效应,第二步采用碱性物质进行闭环反应,生成缩水甘 油醚。其次,本发明所用的环氧氯丙烷与含氟醇为等当量的化学计量 比例,不存在过量环氧氯丙烷的回收工序,最后对于工艺参数开闭环 温度时间进行了优化,采用氢氧化钠水溶液(30~50%)不利于环化 反应,本发明采用固体片碱作为闭环介质,有利于闭环,以及提高环 氧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氟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它具有如下的结构 式:
其中R1通式为H3Cm+2F2m+2,m表示1到4的整数;R2表示H或CH3。
本发明的含氟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常压下,向含氟醇类中加入催化剂路易斯酸,滴加表卤代醇, 进行开环醚化反应,反应温度为30~100℃;
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加入碱性物质进行闭环反应,反应温 度为20~50℃;
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加入溶剂溶解,经过后处理工序得 到含氟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
其中含氟醇类:表卤代醇: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1.0~3.0: 1.1~3.0;路易斯酸用量为所述含氟醇类投料量的0.5~10%(重量比)。
优选地,含氟醇类:表卤代醇:碱性物质:路易斯酸的摩尔比为 1:1.0~1.5:1.1~1.5;路易斯酸用量为所述含氟醇类投料量的1~ 3%(重量比)。
所述步骤1)采用的含氟醇类物质包括四氟丙醇、六氟丁醇、八 氟戊醇、十氟己醇等。
低碳链的含氟醇类尤其四氟丙醇具有在常温敞开环境下容易吸 收空气中的湿气的特性,当其含水量超过一定范围如2%,对本反应 所需要的催化剂产生失活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水份分 离处理。脱水方式包括采用离子树脂或干燥剂干燥,蒸馏分水等方式, 其中干燥方式涉及到固液分离,再次过滤,而传统的蒸馏方式易得方 便,只要收集合适的馏程范围内的馏分,即能达到分离目的。因此本 发明采用蒸馏方式除水。蒸馏温度根据所采用的醇类的沸点所确定, 其中四氟丙醇的沸点为108℃(1atm下),八氟戊醇141℃(1atm下)。 合适的醇类为四氟丙醇或八氟戊醇,具体要求为无色透明液体,水分 含量小于1.0%。
所述步骤1)的表卤代醇为1-氯-2、3-环氧丙烷、1-甲基-1-氯-2、 3-环氧丙烷、1-溴-2、3-环氧丙烷、1-甲基-1-溴-2、3-环氧丙烷等。合 适的原料为1-氯-2、3-环氧丙烷,来源易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未经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