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蓖麻毒素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2339.0 申请日: 2008-09-17
公开(公告)号: CN101676727A 公开(公告)日: 2010-03-24
发明(设计)人: 阎锡蕴;庄洁;冯静;杨东玲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G01N27/2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吴小明
地址: 100101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蓖麻 毒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蓖麻毒素的新方法,具体的说,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颗粒和胶体金纳米颗粒的电容检测系统,用于蓖麻毒素的检测。通过更换抗体分子,这种新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毒素或病毒的检测。

背景技术

蓖麻毒素(Ricin)是蓖麻籽中含有的一种植物糖蛋白,分子量60-65kDa。毒素粉末无色无味,干燥品在室温下稳定,升温也不分解,甚至干热到100℃时对毒性影响也很小,随水分含量的增高稳定性下降,水中煮沸可使其失活。蓖麻毒素由A和B两条多肽链组成,两链间由一个二硫键连接。毒素B链上含有两个半乳糖,可和细胞表面的含半乳糖结合位点结合,通过内陷作用进入细胞质,发挥毒性作用。蓖麻毒素属于蛋白合成抑制剂或核糖体失活剂。

蓖麻毒素以其极强的毒性和致死率而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在1997年生效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中,已将蓖麻毒素列入公约的一级控制清单。美国反恐专家组18位专家曾联合发布白皮书,认为蓖麻毒素最有可能成为未来战争或恐怖主义者首先使用的生化武器。根据这部白皮书,2001年美国反恐规划把蓖麻毒素列入最可能使用的毒剂之一。目前检测蓖麻毒素的研究已经成为全世界防御未来生物战争或恐怖主义的重要策略。因此,建立毒素检测系统,加强检测蓖麻毒素的技术储备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电容传感器是建立在平板电容模型基础上的一种传感技术,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反映系统的一些特性。

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可以由下是计算:

c=kϵSd]]>

其中ε是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ε0εr

ε0是空气的介电常数,εr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S是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d是两极板的距离

k是常系数

由公式可以看出,电容值与介电常数ε、极板正对面积S和极板间距d有关,当这三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改变时电容都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根据改变电容器的参数不同,电容传感器可以分为三类:可变间距式、可变面积式和可变电介质式,根据不同的物理量测量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类型。例如可变间距式多用于测量位移、加速度等;可变面积式用来测量角度变化;可变电介质式测量多用于测量液位、物质种类等等。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使用了抗蓖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7G7、8C2和6A6。分别分泌单克隆抗体7G7、8C2和6A6的杂交瘤细胞7G7、8C2和6A6商购自北京盛源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杂交瘤细胞的制备过程如下(参见Kohler和Milstein,Nature 256:495,1975;Yeh et al,Proc.Natl.Acad.Sci.USA,1979;Yeh et al.,Int.J.Cancer,1982):以天然纯化经甲醛灭活的蓖麻毒素全毒素作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接种,每次皮下注射20μg蛋白/每只鼠,每两星期一次,共三次。取脾细胞之前加强免疫一次,皮下注射20μg蛋白每只鼠。加强免疫之后三天,取脾脏,并将脾细胞悬浮于RPMI培养基中。在聚乙二醇(PEG)存在下,将脾细胞和SP2/0-Ag14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并用HAT选择性培养基(含次黄嘌呤(hypoxantin)、氨基蝶呤(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的培养基)对杂交瘤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用ELISA的方法筛选与天然蓖麻毒素有强结合能力的抗体,获得三株抗体,分别命名为7G7、8C2和6A6,同时获得分泌这些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依次是7G7、8C2和6A6。

本发明人鉴定了这三株抗体均属IgG1亚型。ELISA证实了这些抗体和蓖麻毒素的特异性结合。

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证实6A6识别蓖麻毒素的A链,7G7和8C2识别蓖麻毒素的B链。

本发明同时利用识别A链的抗体,如6A6;和识别B链的抗体,如7G7,开发了一套夹心ELISA的方法,用于检测蓖麻毒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