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芯层含磁性膜的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22225.6 | 申请日: | 200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伟;李万里;文大兴;李策;曹瑜;李新宇;李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2D15/00 | 分类号: | B42D15/00;G06K19/06;B32B5/00;B32B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健 |
| 地址: | 10004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芯层含 磁性 防伪 元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芯层含磁性膜的防伪元件,该防伪元件可用于生产有价证件诸如钞票、证券、支票、护照、标签或标识等,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夹芯层含磁性膜防伪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有价证件诸如钞票、证券、支票、护照、标识等的防伪能力,常常在纸张中嵌入带有磁性防伪信息的防伪元件,比较常见的如安全线、安全片等。磁性安全线是通过在基材表面设置磁性信息层而形成,并通过开窗或全埋方式嵌入纸张。磁性信息层通常是通过涂布或真空镀膜等方法将适当的磁性金属或合金成分沉积到基材表面。为提高防伪难度和防伪元件寿命,很多防伪元件都采用在磁性膜表面设置其它防伪功能层,即,对于安全线或类似防伪元件的设计目前更多地是采用复合结构。
例如,中国专利200462644.X,公开日为2006年1月4日,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纸张安全性的安全线,该安全线的基材两侧分别设置光学防伪信息层和磁性防伪信息层,嵌入纸中时,磁性信息层位于内侧,提供专家防伪验证,光学信息层位于外侧,提供大众防伪验证。中国专利申请CN1617805,公开日为2005年5月18日,其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颜色变换效果和磁性的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其中的磁性层直接镀在基体或反射层表面,再与光学防伪层复合。
目前所公开和使用的含磁性信息层的防伪元件中,磁性层一般是采用磁性油墨印刷或涂布方式在PET、PVC或OPP等柔性基材上制备,或者是采 用真空沉积镀膜的方法在柔性基材上镀膜成为磁性功能层。采用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制备的磁性膜层厚度较大,一般为微米级;而采用真空镀膜技术直接在柔性基材上制备的磁性镀膜层,厚度虽然可以达到纳米级,但要求柔性基材的厚度不能过小,否则柔性基材在镀膜的过程中会因受热变形,致使镀膜速率和生产效率降低。因此,采用以上方法制作的防伪元件,由于受到磁性镀膜层厚度以及柔性基材厚度和比重的影响,使得防伪元件的厚度、比重较大,不利于将防伪元件嵌入纸张的施放工艺及隐藏防伪的实现。对防伪元件复合更多的信息层,虽然有利于多种防伪手段的组合,但同样带来防伪元件厚度、比重较大,不利于抄纸过程中的施放和防伪元件的隐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的防伪元件厚度和比重较大,不利于抄纸中的施放和防伪元件隐藏的缺陷,提供一种夹芯层含磁性膜的防伪元件,该防伪元件的厚度不受镀膜基材厚度的影响,外侧的遮掩层可根据所嵌入的纸张特点调整厚度与比重,从而更有利于防伪元件在纸张中的嵌入和隐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夹芯层含磁性膜的防伪元件的制作方法,由于可以使用厚度较大的基材,更利于磁性膜层的沉积,从而提高了镀膜速率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设置有所述夹芯层含磁性膜防伪元件的纸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夹芯层含磁性膜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防伪元件由磁性膜、离型膜和遮掩层复合而成,所述磁性膜形成于离型膜表面,且遮掩层分别复合于该磁性膜和离型膜的外侧形成夹芯层结构。
本发明的防伪元件适用于嵌入纸制品中提供防伪特征,由于是利用遮 掩层对磁性膜形成夹芯复合,磁性膜被隐蔽在两遮掩层之间,施放到纸层中可成为隐藏性防伪特征,需要借助专用仪器和手段才能检测,更能提高纸制品的防伪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防伪元件中,所述磁性膜层厚度为20~300nm,且具有可机读的防伪特征。该磁性膜可以采用目前常用的磁性金属或合金材料,本发明对此没有特殊要求和限定。优选地,所述磁性膜是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方法制作的具有非晶态组织结构的磁性镀膜层,例如,本案申请人曾于2007年9月20日提交了中国发明申请,申请号为200710122026.3,其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非晶态结构、并具有软磁特征的防伪功能薄膜,该非晶薄膜不仅具有磁性特征的二线防伪功能,同时还由于具有特定的化学元素编码,而提供了三线防伪措施。
根据本发明的夹芯层含磁性膜的防伪元件,其中,离型膜可以是硅油离型膜和氟塑离型膜中的任何一种,厚度为2~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