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生物神经元信息处理机制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0739.8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肖中举;梁妃学;邓亲恺;周凌宏;王宁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G7/60 | 分类号: | G06G7/60;G06G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戴建波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生物 神经元 信息处理 机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生物神经元信息处理机制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 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执行模数编码与解码的人工神经元(以下简 称人工神经元或模数人工神经元)或信号处理装置,特别是以时间或者时 间的倒数即频率为模拟量,以相当于动作电位的(单相或双相)脉冲为数字 量(无为0或有为1)的模数编码和解码方法的人工神经元或信号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元,也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生物神经 元一般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树突、轴突和胞体。树突是胞体上短而多分 支的突起,相当于神经元的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传入的神经冲动;而轴 突为胞体上最长的突起,也称神经纤维,端部一般有一个或多个分支,可 允许其对多个神经元传出神经冲动;胞体则在神经信号的整合加工和动作 电位形成和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图1)。两个神经元的相互连接主要是 通过突触来实现的,一般来说,神经元的树突或/和胞体或/和轴突通过突 触接收上级神经元的各种输入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神经元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整合成具有新含义的信息,最终通过轴突输出神经冲动到突触末梢转化 为递质释放。对于特定的输入信息,神经元是否产生神经冲动,产生多少 神经冲动,什么时候产生神经冲动,取决于该神经元的电化学特性。所谓 神经元的电特性,主要指神经元的膜电容、膜电阻,膜通道电导(通道的 离子特性,动力学特性和其电化学势能决定出入细胞的电流)和阈电位的 动态变化特性;所谓化学特性,包括两部分,作为突触前膜和后膜的化学 特性。突触后膜化学特性主要指作为突触后神经元膜上通道特异性受体及 其与相关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化学门控性通道);神经元作为突触 前膜的化学特性包括:支持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递的神经纤维化学特 性(主要是快钠通道),动作电位传递到突触末梢作为解码动作电位编码的 突触末梢化学构成、相关关系和功能特性(主要是钙通道),而后是突触后 化学递质释放相关的化学成分、相关关系和功能特性。神经元的化学特性 非常复杂,但最终表现为电变化和释放递质浓度改变。因而神经元的功能 表现为:信息接受的化学-局部电转换,信息整合与传递的动作电位生成 与传递,信息输出的动作电位-局部电转换以及局部电-化学转化。由于神 经元具有信息接受整合、信息编码、信息解码和信息输出等基本过程,因 此神经元是一个最为基本的信息处理单元。因神经元的工作过程主要是电 变化运算、传递与转化,所以这些过程可以全部由电路、软件或其它方法 来模拟。
模拟生物神经元的信息处理机制,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人工神经元 模型。而这些人工神经元模型又以1943年心理学家McCulloch和数学家 Pitts共同建立的MP神经元模型为基础。图2所示为MP神经元模型的拓 扑结构图,它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信息处理单元,神经元i的输 出yi可用公式(1)描述:
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源射频识别标签、系统及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浏览器数据加载方法